第二九五章 國際騙子(中)(第2/2頁)

所謂‘智慧館’,是一個集藏書、研究、翻譯為一體的綜合學術機構。阿巴斯王朝派人到世界各地搜集古籍圖書,匯集到巴格達,並重金聘請東西方翻譯家,把希臘、羅馬、波斯、印度、敘利亞和中國的哲學及科學著作,翻譯為阿拉伯文,以吸取先進的文化遺產,以豐富和發展伊斯蘭文化。

阿拉伯人翻譯的圖書,從空間上涵蓋了亞非歐三大洲,內容涵蓋了語言、文學、星相學、宗教學和哲學、歷史、藝術、政治學、法律、數學、醫學、天文,邏輯、自然學科……薈萃了人類三千年文明的精華。

充分汲取了營養的伊斯蘭教,變得異常強大,在阿巴斯王朝的強力推行下,將境內的伊拉克人、敘利亞人、埃及人,還有波斯人,完全穆斯林化,或者說阿拉伯化,已經完全看不出分別了。

所以阿齊茲說自己是阿拉伯人,也不算錯。

當然花無百日好,任何帝國都有衰退的一天,過度的安逸享樂,使阿拉伯人急速退化。為了維系龐大的帝國,他們不得不重用突厥奴隸,結果突厥奴隸將領趁勢而起,攫取了帝國的軍權,任意殺害、廢立哈裏發,使帝國王權衰落無比,各地總督相繼獨立。到了一百年前,哈裏發直接統轄的地域,只有巴格達及其周圍的小塊地區,很快便被白益王朝吞並。哈裏發失去一切權利,只淪為精神領袖。

就在前年,突厥人後裔建立的塞爾柱王朝,推翻了白益王朝,以‘素丹’的名義控制了巴格達,哈裏發依然只是精神領袖,沒有任何權利,更不要說遣使朝貢了……

※※※

阿齊茲自稱是波斯貴族出身,曾世代在阿巴斯王朝為官,後來白益王朝吞並巴格達後,家族便改為經商。在白益王朝統治的一百年裏,盡管阿拉伯世界依舊混戰不堪,但並未影響到他們的商業貿易……征戰是耗資巨大的活動,所以各方勢力都默契保護商路,給商人豁免權。

尤其是在海上,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獨步天下,使他們可以進行別族視若畏途的遠洋航行。他們嵌在東西方商路的中間,幾百年來,靠兩地轉手倒賣,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在這個辛巴達縱橫七海的年代,阿齊茲家族盡管進入航海業的時間較晚,但仍然發展壯大起來。

但在塞爾柱人崛起後,形勢急轉直下起來。說起來,塞爾柱人正是當年被唐朝擊潰的突厥人一部,遷徙到中亞一代定居下來,後來改信了伊斯蘭教遜尼派,從此稱為塞爾柱人。

幾十年前,塞爾柱人推翻了白益帝國,占領了巴格達,建立起橫跨中西亞、非洲的塞爾柱帝國。為了鞏固統治,他們一改伊斯蘭教早期對異教徒和異文化的寬容。不僅在國內推行順昌逆亡的極端宗教政策,還占領了省城耶路撒冷,又禁止基督徒前去朝覲。

消息傳到歐洲,基督教世界沸騰了。教皇叫囂要發動聖戰,那些狂熱的基督徒在海上瘋狂襲擊阿拉伯商船,西方的港口城市也以各種理由,刁難甚至扣押阿拉伯商人的貨物。

阿齊茲家族的生意,在基督徒的襲擊下損失慘重,海船接二連三的遭劫,家族債台高築。憤怒的債主,派出了兇悍的馬木留克奴隸,包圍了阿齊茲的家園,捉去了他的妻兒,若不能按期還債,就把她們賣作奴隸。

然而哪怕是商路暢通之時,阿齊茲也不可能短時間內,便通過正常貿易,賺到足以償還債務的巨額金錢。走投無路之際,他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冒充大食的使節,做一筆天下最賺錢的營生——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