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汴京春寒(下)(第2/2頁)

※※※

宋朝人的領土觀念,其實不算太強,要不也不會對大理愛理不理,對西夏的蠶食也睜一眼閉一眼。但惟獨燕雲,燕雲十六州,那是漢家永遠的痛!收復燕雲,是宋朝永遠的國策!

所以就算再混賬的皇帝和宰相,也絕不敢放棄那十個縣。有那十個縣在,還可以自欺欺人說,燕雲還在我們手裏……雖然只是一小部分。可沒了那十個縣,燕雲可就完完整整屬於遼國了!

誰也不敢當這個千古罪人!

作為多年的老對手,遼國人其實也對那十個縣,也沒報多大希望。他們是存心訛大宋呢!不給那十個縣是吧,那好,破財消災吧!請把歲幣,從目前的五十萬兩,提高到五百萬……顯然,遼國人也意識到,當初太土鱉,跟財主家要少了。

宋朝人也不可能給這個錢,當初歲幣從三十萬,漲到五十萬,就已經被罵了個狗血噴頭。要是被人家一嚇唬,就漲到五百萬,非得淪為歷史的笑柄不成。

所以雙方這次會晤很不愉快,遼使臨走時,是放了狠話的,說要讓宋人去遼國求他們。結果沒走出汴京城,又發生了那件嚴重的事端,遼使便大放厥詞,叫囂著若不答應他們的條件,雙方只能兵戎相見!

不知是不是文官政府的軟弱性發作了,大宋的官家和相公們,竟連句硬話都不敢說。這不禁讓官員們暗暗猜測,大宋……莫非又要花錢忍辱買平安了?

“只怕是這樣子……”陳希亮嘆口氣道:“官家和相公們,已經不復當年的熱血了。在他們心裏,天下太平、無事相擾才是最重要的。”

“遼國不過只是嘴上說說罷了。”陳恪冷哼一聲道:“我就不信,他們能為了給一個小角色報仇,就發動一場戰爭。”

“官家和相公們也不信,可是誰也沒那個底氣,敢頂回去。”陳希亮苦笑道:“再說,若這時和遼國交惡,對大宋就太不利了。”說著看看陳恪道:“所以,相公們的難處,我也能理解……”

“……”陳恪沉默良久,對一籌莫展的父親道:“明天,我要去政事堂面見富相公,到時候,看看有沒有辦法。”

嗯。”陳希亮點點頭,這種時候,不能放棄任何一點希望……

※※※

第二天不是例朝的日子,不過陳恪還是穿戴整齊,坐馬車來到宮門處,拿出昨日在吏部開好的手條,便被兵丁帶到政事堂外。

中書省的官員都認識他,忙笑著請他進門,在前廳裏坐定後,陳恪道明來意。

“仲方兄稍候,相公正在與樞相議事。”官員們笑道:“先吃會兒茶吧,待相公們一散,就去給你通報。”

正說話,王珪從裏面出來,一看到陳恪,便驚喜笑道:“真是仲方回來了!”

“下官拜見執政。”陳恪深施一禮道。

“客氣什麽,快,到我屋裏吃茶。”王珪笑著邀他進了自己的值房。托陳恪的福,他如今宣麻拜相,當上了參知政事。

“幾時回京的?”王珪親熱的在他身邊坐下,為他斟茶道。

“昨日回來的。”

“哎,當初你要是跟我一起回來就好了。”見他不聲不響的歸來,王珪有些不好意思道:“朝廷和百姓,給足了咱們殊榮,當時迎接的隊伍,得有好幾裏長。說起來,我還是沾你的光呢”

“大人說笑了,大理的事情,多虧了你的英明領導,下官不過是個急先鋒罷了。”陳恪燦爛一笑,抱拳道:“還沒恭喜大人宣麻拜相呢……”

“所謂拜相,不過是表面風光。”王珪搖頭笑笑,半真半假道:“除了累就是累,真不如當我的翰林學士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