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別了,耶律洪基(中)(第2/2頁)

“那麽就沒法談了。”蕭峰嘆氣道:“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

“不談就不談!”趙宗績和趙卞起身收拾東西道:“我們也覺著沒法談了!”

見兩人暴跳如雷,蕭峰知道此事沒商量了,何況他也對耶律洪基的想法嗤之以鼻:‘怎麽能這樣胡搞,南朝怎麽可能答應?’他的態度馬上軟話下來,安撫兩人坐下,拋出了更現實的目標:

“不能改為‘皇兄’也可以。兩國帝系傳承、各有快慢,稱呼上本來就是個麻煩。不如這樣,還是不要以輩分相稱,互相稱對方為‘大遼皇帝’、‘大宋皇帝’即可,這樣總可以了吧?”

“不成!”這似乎並無不可,但趙宗績和趙卞,哪敢擔這個責任?要是出使一趟,把官家的輩分弄沒了,天大的功勞都抵不了。

總之兩人是堅決反對,至於怎麽不成,懶得再解釋,也沒法解釋。

遼國人感到很不爽,怎麽宋人連這點面子都不給?

“誓書中的五條,就是給貴國很大的面子,但名分問題,不是我們做臣子的敢妄議的。”追問之下,趙卞給出了答案。

“那你們趕緊寫信回去請示。”蕭峰道。

“不敢請,亦不敢問。”趙卞回復的一點不強硬,卻讓遼人知道了,沒有改變的可能。

僵局形成,要看耶律洪基的決策了。耶律洪基是野慣了的,本以為談判結束,回來簽個字,吃個飯,把宋使送走了,就可以繼續出去打獵了。誰知道一拖七八天,還是沒結果……眼看就要過了放海東青捉天鵝的季節,把他急得呦,那是一個坐臥不寧。

所以談判這個磨人的活兒,不是運動男孩可以勝任的。人家談了幾個月都沒事兒,他幾天就忍不住算球了。親自來到長春帳,把宋使招過來訓話道:

“互相稱呼皇帝,誰也不沾誰便宜,是最公正的!要是南朝還堅持稱呼輩分,就是想占寡人便宜!”他瞪著眼,聲色俱厲道:“你們要是再固執,小心壞了你家主人的大事。我若提兵南下,就是你們宋朝的大災難!”

還是戰爭威脅,就不能有點新鮮的?趙宗績霍然起身道:“敢問陛下,出兵必勝乎?”

“必勝!”耶律洪基得意洋洋道:“寡人有鐵騎六十萬……”

“要真是必勝,又何必跟我們一談就是半年!”話沒說完,就被趙宗績打斷道:“何況而今,我大宋在邊境陳兵百萬,廣設堡壘,依托我空強大之國力、空前團結之民心,勝利必將屬於我們!”反正是吹牛唄,誰不會?

不過這可是在遼國的皇帝面前,天下沒幾人敢高聲說話,他卻連吐沫星子,都噴到對方臉上了。

耶律洪基從他眼裏,看到了熊熊燃燒的怒火,那是一種寧可粉身碎骨,也不會退讓半步的狀態。很明顯,想讓他屈服是不可能了。耶律洪基郁郁的想著,但是……一定要折服他麽?

‘條條大道通中京,此路不通,我另外走一條就是!’耶律洪基確實非常聰明,他馬上就轉過這個彎,冷笑道:

“寡人現在宣布,我決定另外派人去和南朝皇帝談這個事。趙卿家,你的使命結束了……”頓一下,他又有些殘忍道:“如果你家主人答應了,你卻一直在作梗,這個罪過怎麽論?”

遼國皇帝一句話,就解除了宋使的談判權,三人再沒有和遼朝對話的權力……

趙宗績的滿腔熱血登時冰涼,什麽叫‘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就是這個滋味……自己的差事到此結束,這平生第一次的使命,還是以失敗告終。

他的心變得淒涼,再沒有說話的興趣。這時候,陳恪站起來,走到趙宗績的身邊,與他並肩而立,對遼國皇帝抱拳道:“陛下當然有權力不再跟我們談,但勞煩請把貴國談判紀要的副本,給我們一份,這樣我們也好回去跟皇帝交代。”

“可以。”遼主緩緩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