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皇家武學(中)(第2/2頁)

不過總之,還是大宋朝唐風猶存、禮教不興,爬灰養小叔子的都不少見,把女兒嫁給表弟,實在算不得什麽。

官家的子嗣艱難,兒子一個沒活下來。除了長女之外,連生了八個女兒也都夭折了,最近許給狄詠的十公主,其實是官家第二個長大的女兒。

可以想見,官家對他的長女,會是何等的寵愛。本朝冊封公主初以美名封之,再以封國封之,‘福、康’代表著官家對長女福慧健康的祝福。據說她也真如官家期盼的那樣,聰慧過人,美麗無雙,並且十分孝順。

嘉佑二年,陳恪在京參加科舉,有幸目睹了官家為二十歲的公主,舉行的隆重冊封禮,福康公主進封為兗國公主,規模之大一如冊封皇後儀,盛況空前,史書上都找不到前例。

也是同一年,公主出降李瑋。向來節儉的官家,竟花費了十萬貫,為公主建造府邸,愛女之心可見一斑。然而盛大的婚禮不能保證婚姻的質量,公主與駙馬的婚姻不諧,拜楊氏那張大嘴所賜,早已滿城皆知。

個中情由外人無從得知,但這樁婚姻能幸福才叫奇怪。因為應了一句老話;‘門不當,戶不對’。對此,司馬光曾經深有感觸的對陳恪說道:‘以後要記住,嫁閨女要嫁個比自家門第高的,娶媳婦,要娶個比自己門第低的,這樣日子才好過。’

袞國公主自不消說,是在最文雅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天之嬌女。而國舅李用和原來困頓汴京,以做冥幣為生,直到劉太後薨,官家認母,李家這才青雲直上。俗話說,三世為官,方懂得穿衣戴帽。少年時代在市井混了一聲粗俗氣息的李瑋,如何入得了公主的法眼?

當然,不幸婚姻的背後,往往皆有個惡婆婆。公主強勢,楊氏也強勢,她不能忍受公主的傲慢,更無法接受兩人結婚兩年仍未圓房,時常與公主吵得不可開交,然後轉身找皇帝評理。

估計這位國公夫人此來,又是告狀的……

※※※

“好久不見了。”許是被楊氏炸的精疲力竭,趙禎躺在安樂椅上、膝上搭著條薄毯接見陳恪。他看著陳恪,想起這小子兩三年前帶給自己的激動和欣喜,不禁笑道:“你最近倒挺安生。”

“官家卻是清減了……”陳恪的眼圈有些發紅。

“有錢難買老來瘦嘛。”趙禎笑笑,看到陳恪的樣子,奇道:“你是怎麽了?”

“沒什麽。”陳恪強笑道:“微臣只是想到,當年第一次面聖時的情形。”

“那是嘉佑元年吧……”趙禎的記性很好,緩緩道:“那時候,寡人剛病好。”頓一下道:“如今也是……”

“聖天子百神相助,卻也要保重龍體……”陳恪輕聲道。

“坐吧。”趙禎笑笑道:“寡人是有些乏了,但那是因為朕剛打發走一個老太太。”說著苦笑道:“想必你也知道,我那位親家母,比十個禦史還難纏。”

陳恪被官家的從容感染了,他佩服趙禎這點,不論遭遇到多少事情,都能保持雲淡風輕……也許是經歷的太多了吧。

“微臣先出去候著。”陳恪輕聲道:“等官家歇好了再進來。”他是拿後世影視劇上,大臣伺候皇帝的態度來對待趙禎。這讓生活在宋朝,總是被大臣欺負的官家,感到分外熨帖。

“不必了。”趙禎搖搖頭道:“寡人和你可以躺著說,說上半天也不會累的。”說著看看陳恪道:“你怨過寡人麽?”

“沒有。”陳恪斷然搖頭道。

“說實話。”趙禎淡淡道:“怎麽可能沒有呢?”

“就是實話。微臣不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之類的假話。”陳恪坦然道:“但微臣向來隨心所欲,覺著該做的事,賠掉褲子我也會去做。我認為收復大理,對大宋有好處,便去做。做之前,並未想過自己會得到什麽。做完後,這件事成了,證明我是對的,就是對微臣最大的獎賞了。”

趙禎看著陳恪清澈的目光,緩緩點頭道:“看來寡人低估你的胸襟了,陳仲方有古賢士風骨啊。”

“官家謬贊了。”陳恪笑道:“微臣就是個傻大膽,何況我也不是完全沒私心。是官家說,只要我能立下不世之功,就為我賜婚的。”

“哈哈哈……”趙禎不禁大笑起來道:“你還真當了真?”

“官家不會說話不算數吧……”陳恪苦著臉道:“微臣好容易搞定兩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寡人不是那個意思。”趙禎搖頭笑道:“你也算朕的外甥,難道不立功,寡人就不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