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官司(上)(第2/2頁)

“是。”推官看看狀紙首頁的告狀人,喝道:“傳孫啟功上堂。”

聽到呼喚,便見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快步上了大堂。待其大禮參拜後,趙卞命他站定,細細打量起來,只見此人雖然衣衫襤褸,面有菜色,但一臉的堅毅表情。

“你叫孫啟功?”趙卞發問道。

“是。”年輕人點點頭。

“哪裏人氏?”

“京東路齊州人氏。”

“既然是齊州人氏,為何不在齊州告狀,跑到汴京來作甚?”趙卞冷聲道。

“因為齊州不受理,京東路提刑司也不受理。非但不受理,還派人盯著我們,哪個敢離開齊州,便被抓緊大牢,輕則吃頓棒子,重則發配滄州!”年輕人面露悲憤道:“小人是從登州坐船,繞道揚州,沿著汴河一路行乞,才到了汴京的。”

此言一出,堂上眾官吏皆驚,什麽樣的案子,竟讓京東路兩級衙門忌諱若斯?

趙卞也是暗暗叫苦。其實他一開始是在尋思,是否將這個案子沉了,但仔細一想,不行。這幹系實在太大,紙裏包不住火,自己犯不著去替別人頂缸。不過若能把這燙手的山芋丟出去,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就算提刑司不受理,你也該到刑部去上訴。”趙卞厲聲對那孫啟功道:“這裏是開封府,只管東京的事,管不著你京東路!”

“怎麽會這樣?”那孫啟功一聽急了,大聲道:“我在家鄉是聽說,開封府尹包龍圖專門為民伸冤,不管什麽人,只要告到他面前,他一定會給一個公道的!”

堂上官吏聞言不禁暗笑,殊不知現在的開封府尹姓趙不姓包。趙卞卻面紅耳赤,好不慚愧:“你卻找錯人了,如今包龍圖已經是包相公,不在開封府了。”

“那我去找他去!”孫啟功倒也幹脆:“大人把狀子還俺吧。”

“什麽話!”趙卞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去找老包,不然自己的臉算是丟盡了。便板著臉道:“難道沒了包龍圖,開封府就不審案了麽?”

“你剛說管不著京東路的……”孫啟功小聲嘟囔道。

“但你告的是慶陵郡王,郡王府在汴京,開封府自然管得著。”趙卞心說,我怎麽被這二杆子擠兌住了?

“那太好了,是俺太急了,沒聽大人把話說完。”孫啟功大喜過望道:“原來大人也是青天啊!”

“青天不敢當。”趙卞冷冷道:“你告慶陵郡王何事?”

“我告他……”孫啟功聞言表情一沉,悲憤道:“我們告他害死民夫,汙蔑死者!”說著他便將來龍去脈大聲道來:

原來去歲修河,因為工程延期到臘月,加之這幾年出奇嚴寒,是以凍斃者不計其數,僅齊州一地派出的兩萬民夫,就凍死了五百人。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事後齊州州衙公布的死難者名單上,卻只有寥寥二十人,其余四百八十人,全都被當做逃匿處理。

這讓那四百八十戶的家人陷入了恐懼,盡管宋朝沒有連坐,但作為犯人家屬自然擡不起頭來,子孫也不能考科舉、吃公家飯,甚至因為身家不清白,連子女婚事都成了問題。

但很快,人們便得知了真相……盡管官府恐嚇過回來的民夫,但想讓兩萬張嘴保持緘默,那是神仙也辦不到的。據民夫們說,那四百八十人根本沒有逃匿者,而是被凍死後燒成灰了……

這些個死者家屬便開始上告討說法,便有了之前孫啟功所說的情形。至於為何把趙宗實當成第一被告,據說是得了高人指點,這樣有利於引起朝廷重視。

“孫啟功!”趙卞厲聲喝道:“膽敢汙蔑郡王,流徙三千裏,你知道麽?”

“我死都不怕,還怕那個?!”孫啟功大聲道:“只求青天大老爺,能還我五百死難的鄉親一個清白!俺就是死了也值!”

“來人,先把他收押起來。”趙卞揮揮手道:“待本官來日開審。”

“為什麽收押俺?”孫啟功大驚道。

“你有汙蔑郡王的嫌疑。”趙卞冷聲道:“帶下去!”

衙役們便不由分說,將那孫啟功押下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