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三章 狼犬滿街(中)(第2/3頁)

沈默聞言恭聲道:“受教了。”

余寅對他說,大人平易近人,對下人仁慈愛護,這當然是您的長處,使您受益匪淺,但也是您長久以來的毛病。過於平易近人,就難以樹立權威,一旦有令下人為難的事情,他們必然會推三阻四、討價還價;而對下屬過於仁慈,就會使他們失去敬畏……我聽說當初您的管家,娶了十二房妾室,其經濟問題肯定不小,但大人您卻不對他加以嚴懲,只是將其送到上海去繼續逍遙。這樣做的後果,便是府上有點權力者,無不中飽私囊,還敗壞了您的名聲。

沈默額頭見汗道:“真有那麽嚴重?”

“確實如此,尤其您在北鎮撫司的那大半年,更是愈演愈烈。”余寅道:“不信可以委一信任精幹之人,把府上賬目細細查過,則可一目了然。”頓一頓又道:“聖人雲:‘齊家治國’,可見治家與治國是相通的,大人本身就年輕,如果還一味的和藹仁慈,則很難樹立自己的權威,做起事來必然事倍功半,很難成功。”

“那要如何去做呢?”沈默面色嚴峻,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個‘嚴’字當頭。”余寅正色道:“明察秋毫,無論親疏,有過必罰,撫之以寬。”

“別的我都懂,但何為‘撫之以寬’?”沈默虛心問道。

“意思是,在嚴格執行法度之余,一定要盡力表現自己的仁厚。”余寅道:“大人不妨想想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這是一種高超的馭下境界,既可嚴法紀,又不損害自己仁慈的名聲。”

沈默心悅誠服地點頭道:“受教了。”

※※※

輪到王寅了,在三人中,他的見識最高,所以眾人平息凝神,都等著這位老先生發言。

“他們講了如何為上,那我就說說如何為下吧。”他不緊不慢地喝口茶,擱下茶盞,輕聲道:“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大人如此優秀,為何在徐閣老眼裏,總是沒有張居正重要呢?”

“因為他們是父子唄。”沈明臣怪笑一聲,但見沒人搭理自個,只好尷尬道:“調節一下氣氛嘛……”

沈默笑笑,對王寅道:“不瞞十嶽公,這問題困擾我多年,我想過可能是理念不同?抑或先來後到?不過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說著苦笑一聲道:“但聽您的意思,顯然是因為,我沒讓徐閣老滿意。”

“嗯。”王寅緩緩點頭道:“是這樣,但關口是,大人的優秀無與倫比,論年齡、論資歷、論功績、論人脈,無論哪一條都無可挑剔,這樣都不滿意的話,他徐階還想要什麽樣的學生?”

“張居正那樣的唄。”沈明臣又忍不住說怪話道。

這次卻沒有意想中的白眼,反得到了十嶽公的贊賞:“果然是愚者千慮,亦有一得啊,句章這話說對了……大人再優秀,不是徐閣老需要的那種,在他那裏也是枉然。”

“那徐閣老想找什麽樣的人?”沈默問道。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得先清楚他為何不遺余力的栽培弟子。”王寅緩緩道:“大明二百年,自有一套選官制度,官員銓選或由吏部、或經廷推,優勝劣汰,能者上位,哪用得著首輔大人親自培養。”兩眼精光一閃道:“他之所以如此熱心,惜才愛才是一方面,但恐怕更多的,是在為自己打算——在看過楊廷和、張璁、夏言、嚴嵩,這一任任風光無限的宰輔大人,下台後或死或亡,晚景淒涼之後,他要為自己留後路,所以要找個最穩妥的人選,他會送這個人還不清的恩典,將其送上巔峰,使其在自己致仕後,足以且必須保護他和他的家族,這才是徐閣老選人的目的。”

“看來張居正就是他眼中的最佳人選了。”沈默輕聲道。

“張居正此人的心智極高,為下之道可謂完美,也難怪徐階會對其傾心。”王寅沉聲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大人當擇其善者而從之。”

“謹受教。”沈默點頭道。

“他本身極具才幹,我聽說徐閣老對他十分信任,遇大事無不與他相商,他每每都有真知灼見,代為謀劃,無一失算,深得徐階倚重。”頓一頓道:“但他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愈加恭謹,把個老師奉為神明。事先必請示、事後必匯報,從不擅自做主,也沒有離開徐階,另起爐灶的打算。而且他無論做了什麽,都說是徐閣老的功勞;無論取得什麽成就,都說這是徐閣老的栽培……這樣的弟子,哪個老師不窩心,當然會把他當成自己人。”

看看一臉深思的沈大人,王寅接著道:“反觀大人,一開始就沒把徐閣老真心當老師,從不主動找他請示匯報,也不注意聯絡感情。總是覺著,自己把事情做漂亮了,徐閣老就會滿意。其實不然,作為你的上級,他不只要結果。更要隨時了解你的動態,對你施加自己的影響。作為老師,他更需要你的認可和忠誠。大人這些年開海禁、平贛南,修河道、興工商,著實立了很多的功勞,可榮耀只屬於你和先帝,跟徐閣老有什麽關系?甚至大人的功勞越大,地位越高,人脈越雄厚,你們之間的距離也就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