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五章 希望(下)

沈默找徐鵬舉的目的,一方面是讓他安心,另一方面,還是為了呂宋。

呂宋的事情,始終讓沈默牽腸掛肚,如果不能快速將那裏的價值發掘出來,把更多人的利益根植在那裏,便總是一塊海外的飛地,隨時都會因為紮根不深、後繼無力,而被人搶回去。

但要想讓大明朝的人,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南海,關注那個在他們看來屬於荒蠻之地的呂宋群島,沒有足夠強吸引力,是萬萬不行的。那呂宋群島的競爭力在哪裏?首先當然是港口了,它是‘大明——西班牙’航線上最重要的中繼站,唯一的大港口,其意義幾乎可以與馬六甲之於西航線相比了。

然而單純是港口的話,吸引力還是不足夠的,因為控制航道這種營生,畢竟是要有船有炮才敢奢望的,所以除了王、徐、南三家,一般大戶連想都不敢想。若是能發現金礦或者銀礦,問題也會變得簡單,目前呂宋群島是發現了幾處金銀銅礦,然而都被當地華人公司先一步占有,且產量也不如預計……呂宋華人是沈默嚴令要保護的對象,又怎會去讓人分他們的羹?

他只能像另一個時空中,西班牙人做的那樣,把目光放在種植業上……呂宋群島地處亞熱帶,光照雨水足,十分適宜種植各種作物。根據鄭若曾歷時半年,走遍呂宋群島,所提出的報告,可以將整個呂宋群島,劃分為九個經濟區域。其中,呂宋島中部有最大的中央平原,占全境可耕地的四分之一,適合種植稻米、桑樹、甘蔗等各種作物;呂宋島東南部的地區,可種植椰子、桑樹;呂宋島北部是稻米、煙草、金礦區;米沙鄢群島西部是稻米、椰子區;米沙鄢群島中部是玉米、糖產區;米沙鄢群島東部是椰子、玉米區……在報告中,鄭若曾著重強調了這種源自南美,由西班牙人引進的新作物,認為其大有可為。

還有棉蘭老島東部,是麻、椰子、鐵礦區;棉蘭老島西部是玉米、椰子區;巴拉望島和蘇祿群島則是稻米種植區。

通過這種劃分,便不難看出沈默的目的,他是要將呂宋的大片耕地,用來種植大明所需要的經濟作物,使其成為國內急需的生產原料和生活資料產地……大明雖然地大物博,然而近些年北方連年大旱,糧食減產嚴重,南方雖然仍舊風調雨順,但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耕地被經濟作物蠶食……是真正的蠶食,因為都被改成了喂蠶寶寶的桑園,這樣導致耕地面積大量減少,目前還看不出危害,但長久以往,必然會帶來嚴重的糧食危機。

沈默不想在國內進行強制調整,因為一方面,在這個年代,地方政府的執行力根本不容樂觀,朝廷布置十分,下面能做到一分就不錯了,指望他們完成這種高難度動作,根本是不切實際。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因此得罪那些大莊園主,並引起不必要的混亂,那樣會是十分危險的。

他的應對之舉,便是充分利用呂宋的土地,在那裏搞一搞有計劃的大種植園,以減輕國內供給的壓力……這一切,都是通過南洋公司來控制和進行的,具體說來,便是由南洋公司進行先期的調查和開拓,然後將合適耕種的土地,以‘保護墾殖’的方式,承包給國內的大家族、大商戶,由其在南洋公司的指導下,進行計劃性的墾殖,公司為其提供保護,支持,並為其運輸至指定港口,收入三七分成,或者按約定支付。

南洋公司之所以不親自經營種植園……那樣的話,可能會得到更高的受益,然而沈默考慮到,一來,種植園是一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南洋公司很難招募到足夠的人手,區區一個公司,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在國內拐賣人口,還是將這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交給權貴們來做吧;二來,他希望南洋公司永遠保持開拓的野心,所以在其成立之初,便采取這種‘保護墾殖’的模式,使其為了增加利潤,不得不不斷的開拓新土地。

‘土地使人保守和短視’,這是沈默多次向鄭若曾強調過的。

而將種植園交給國內的勛貴和大戶來做,好處也顯而易見,首先,他們強大的政治力量,將為呂宋和南洋公司提供足夠的庇護;然後,把招募人手、組織種植、聯系銷售這些繁瑣的工作交給他們,南洋公司可以從中解脫出來,將精力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最後,也利於培養國內精英階層的外向性,使其漸漸消除對國外的排斥和無知。

要做到最後一點並不容易,而且它也是實現計劃的最大的障礙,墾殖呂宋的廣告已經連續在東南各大報紙投放,前去南洋公司各辦事處詢問者眾多,然而真正簽訂意向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都處在觀望狀態,畢竟幾千裏外的種植園,怎麽聽都覺著虛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