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四章 時不我待(上)(第2/3頁)

※※※

“去年俺答為了挽回面子,攻得特別兇,但咱們早有準備,別看他鬧得聲勢不小,並沒撈著多少好處,所以今年就現了原形。”譚綸繼續道:“其余部落以他的馬首是瞻,是以也跟著消停了半年,但被咱們騷擾的火大,又沒有板升供血,不搶夠了過冬的物資,撐不到來年開春的。所以他們一定會攛掇俺答出兵,狠狠跟咱們打一仗。而俺答為了收攏人心,八成是要出這個頭的。”最後向沈默總結道:“所以他們極有可能,在戰馬產崽期過後,最早九、十月間,來一場大規模的入侵。”

沈默低聲問道:“各邊準備得怎麽樣了?”

“都已經知道了,王崇古、霍冀、曹邦輔,這都是能當方面的帥才,只要小心防備,不至於重演前年那一幕。”頓一頓,譚綸看看沈默的臉色道:“但邊事久廢,他們也不敢打包票,而是跟我擺困難。皆曰:‘吾兵不多,食不足,將帥不得其人,恐難周全無失。’”

“你怎麽看?”沈默望著譚綸道。

“下官以為此三者皆不足患也。”譚綸是沈默的心腹,自然不會跟他雲山霧罩,而是直截了當道:“夫兵不患少而患弱。今邊軍雖缺額嚴重,但糧籍具存,若能按籍征求,清查隱占,隨宜募補,著實訓練,何患無兵?況且南兵北調數年以來,各鎮皆有數萬客兵,無論如何也談不上缺兵;至於糧餉不足,捐無用不急之費,並其財力,以撫養戰鬥之士,何患無財?至於將帥不得其人,懸重賞以勸有功,寬文法以伸將權,則忠勇之夫,孰不思奮,又何患於無將?”

沈默聞言拊掌道:“要想建功立業,非得這份氣度不可!”說著笑笑道:“不過我怎麽覺著,他們所提的這三點,還另有弦外之音呢?”

“中堂英明,下官也這樣以為。”譚綸沉聲道:“三位總督的訴苦雖然言不由衷,但亦能體現這背後真正的矛盾……所謂‘兵不多’,其實是嫌客兵太多,權威不一、調遣不便;所謂‘糧不足’,其實是嫉妒客兵的供應充足;所謂‘將帥不得其人’,也不過是嫌南方將領太多,自成一派,不聽調遣的緣故。”

“所以歸根結底一句話。”沈默淡淡道:“就是主兵和客兵的矛盾?”

“是。”譚綸道:“北方軍鎮,官兵世襲,二百年來,早就成了針紮不透、水潑不進的三大集團;而南方十幾萬客兵挾勝勢而來,又是身處異鄉,自然也會抱團。三位總督稍有分拆混雜之念,便有士兵嘩變應之,其權威大減,自然不快。”

“呵呵,這真是三面不討好啊。”沈默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

調南兵北上,最早是譚綸提出來的,現在竟是這個結果,讓他未免有些難堪,連忙解釋道:“按照當初的計劃,南兵北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將其打亂混編,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燕趙之士戍邊百年,銳氣早盡,軍紀全無,非以吳越習戰之卒雜以教之,否則事必無成。”說著兩手一攤道:“但現在主客之兵勢成水火,如何能夠成功?”

“此事我已有所定計,只是之前時機尚不成熟罷了。”沈默一擺手,淡淡道:“現在就等再次擊退韃虜,就可以施行了!”

譚綸聞言肅容道:“遵命!”

沈默又望向一直保持安靜的吳兌道:“君澤,你這邊怎樣了?”

吳兌沉聲道:“下官本年的任務是,九大兵工廠的建設和武職比試。”頓一頓道:“先說前一個,這一年來,已經按照大人的要求,組建了兵工總廠,由我親自擔任總長,也在京城、直隸、山東,建立了九個專門的兵工廠,分別生產甲具、刀劍、火銃、火炮、戰車……”說著輕嘆一聲道:“但是這一年下來,效果不容樂觀,工匠缺乏,效率低下,浪費嚴重,質量不過關……今年的軍需采購,兵工總廠只能滿足三成,剩下七成,還得靠工部兵器局下面那些小作坊提供。”

沈默的臉色陰沉下來,按照他的計劃,今年應該把全部的兵工作坊關閉,將兵器生產全部轉移到兵部所屬的兵工總廠來,然而工部那邊不願撤銷兵器局,那些勛貴們也不願意關閉兵工作坊,其原因無非就是‘利益’二字,都不想把碗裏的肥肉讓給兵部罷了……

“不過我們提高了驗收標準。”見沈默的臉色不好,吳兌連忙道:“兵器質量總之比以前提高不少。”

“這個我會解決的……”沈默面色陰沉道:“說說‘武職比試’的事兒吧。”

“是。”吳兌連忙應下道:“雖然還有兩年才舉行第一次‘比試’,但現在已經暴露出的問題,就不容樂觀了。咱們兵部這邊自然盡力執行,但問題主要出在地方上,各省司政、督學紛紛行文兵部,極言生員廩膳耗費巨糜,無力再為應襲的武將子弟提供教學了。所以這一年裏,只有直隸、山東、以及東南數省的府學中,開設了武學,招收應襲附生。眼下已經過去一年,其余省份再不展開的,將來比試時,會出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