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節 造反有理(第3/5頁)

虞世基抹把冷汗,賠笑道:“如此最好。”

二人出了府邸,急沖沖向宮中趕去,才到宮門,就見到一通事舍人走出,見到二人微笑道:“聖上正要宣召兩位大人,兩位大人趕到,倒不用我去傳了。”

“不知道聖上找我們何事?”虞世基搶先問道。

通事舍人搖頭,“恕我不知。”

虞世基心事重重的跟在通事舍人身後,未到宮中,先聽到一陣爽朗的大笑。虞世基心驚膽寒,聽出發笑之人正是楊廣,多少有些膽顫心驚。自從陳宣華死後,少見楊廣笑過,難道……

進了宮中,發現楊廣正對著銅鏡在笑,很是開心,宇文述垂手立在一面,臉上愁苦。他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這些日子心力交瘁,又是老了十年的樣子,如今雖是立著,看起來卻已經不堪重負。

楊廣對著鏡子只是笑,虞世基等了很久,本來以為他通過銅鏡能看到自己,沒有想到過了良久,楊廣還是沒有回身。

咳嗽一聲,虞世基戰戰兢兢道:“不知聖上宣召老臣二人何事?”

楊廣的笑聲終於停下來,又對鏡良久,這才轉身過來,微笑道:“虞卿家,你看朕可是年輕了許多?”

虞世基擡頭向楊廣望過去,見到一張容光煥發的臉,不由愕然。楊廣說的沒錯,相對前些日子,楊廣看起來精神了很多!

他從來沒有想到,楊廣成天照著銅鏡屏風,居然再次找回了自信。

“聖上看起來足足年輕了十歲。”

楊廣微笑,很是滿意,轉瞬又是嘆息聲,喃喃道:“朕多想馬上讓宣華看到朕年輕的樣子,宣華永葆青春,幾十年不會老,朕看起來亦是如此。如此一來,朕和宣華當是天下無雙的眷侶,神仙都會自愧不如。王世充有功,進獻如此神鏡,朕要好好的獎賞他,王世充沒有來嗎?”

虞世基膽顫心驚道:“回聖上,王大人正在攻打格謙群盜,如今不在揚州城。”

楊廣微笑道:“應該的,朕讓他和張將軍一塊剿匪,為朕鏟平天下盜匪,他定不會辜負朕的厚望。對了,虞卿家,朕宣你和裴卿家來,就是考慮回轉東都的事情。”

虞世基汗珠子冒出來,楊廣卻是自顧自說道:“宣華勸朕為天下著想,朕決定了,當會振作起來,重整天下。宣華還陽在即,朕準備她還陽後,馬上和她回轉東都,大赦天下,安撫百姓,暫緩征伐遼東,先平突厥,你們說可好?”

見到虞世基還是不語,楊廣終於皺起了眉頭,“你們難道不同意朕所說?”

虞世基突然跪倒在地,放聲大哭道:“聖上,張將軍為國捐軀,滎陽遇難了。”

他叩首在地,已是不敢擡頭,害怕、驚懼、惶恐不一而足,當然傷心也有,卻是傷感自身,大哭出來,可真所謂驚天泣地,慘絕人寰。

宇文述臉色大變,楊廣卻是愣了下,半晌才問,“哪個張將軍?”

張須陀大隋第一名將,未嘗有敗,更不要說死,楊廣一時間不能將張須陀和為國捐軀四個字聯系起來。

裴蘊上前,悲聲道:“聖上,張須陀將軍滎陽大海寺前遇伏被困,力盡而死……”

“你胡說!”楊廣霍然上前幾步,怒指裴蘊道:“裴蘊,你可知欺君之罪?”

他不能信,也不敢信,更不想信,張須陀神勇無敵,怎麽會死?

裴蘊雙眸含淚,“老臣知道欺君之罪,可老臣豈會拿此事欺君?”

虞世基地上哭道:“聖上,裴大人所言千真萬確,瓦崗作亂,兵動滎陽,滎陽郡告急。張將軍急聖上所想,不及通傳,就趕去解圍,可沒有想到誤入匪盜陷阱,大海寺前被困身亡,老臣所說,千真萬確,絕無虛言。”

楊廣驀地哈哈大笑起來,“你們還說自己不是撒謊?瓦崗早就蕭布衣所破,哪裏還來的瓦崗?好了,朕今日心情舒暢,不追究你們的欺君之罪,都起來吧,對了,張將軍現在到底如何了?”

他雖是在笑,可嘴角卻在抽搐,手腳也在發抖……

虞世基悲聲道:“回聖上,瓦崗雖破,可翟讓等人卻沒死,更有李密等人投奔,如今聲勢日大,他們攻破金堤關,攻打滎陽郡諸縣,如今更是用詭計殺死了張將軍。到現在瓦崗聲勢日隆,兵動虎牢,威脅東都。老臣知道聖上會悲會惱,可為大隋江山著想,和裴大人冒死說出實情,只請聖上明鑒。”

裴蘊淚水滑落,慟聲道:“聖上,張將軍之死,千真萬確,眼下還請聖上保重龍體,節哀順變。”

楊廣笑容不去,卻如同僵硬在臉上,踉蹌退了幾步,一屁股坐在龍椅之上,良久無言。

宮中只剩下裴、虞二人的哽咽,再無他聲。哽咽之聲在大殿中有如幽靈哭訴,楊廣眼角不停的抽搐,緩緩的合上眼睛,兩滴淚水已從眼角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