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節 夜襲(第2/4頁)

朝廷上的一番侃侃而談,絕非隨口說出,而是經過太多的情報分析得出。對於李密的大軍動態,他是尤為關心,可他也沒有想到過,李密行軍竟然如此急速。

人在城樓上望過去,只見到東都上春門外,東一處西一處的火頭,不時有鼓聲大作,嘈雜非常,攪的東都,直如在千軍萬馬圍困,很多兵士無語,甚至有點畏懼。蕭布衣環望眾人的臉色,微微擔憂。

兩軍交戰勇者勝!以往的時候,隋軍對盜匪都有一種先天優勢,心理上也占優勢,每逢官兵攻打,盜匪不等隋兵進攻,早就望風而逃。可自從李密入主瓦崗後,連連告捷,甚至讓盜匪有種優勢心理,由以前的畏懼到現在覺得隋軍也是不過如此。

氣勢對於勝負的影響異常重大,若是未出兵,先輕敵固然不可取,但是未出兵先畏懼那更是陷自身於死地。

他蕭布衣到如今能勝,原因有很多,首先他帶的兵士裝備最精,其次他每次出兵前就會詳細的了解敵情,還有關鍵的一點是,他少打陣地戰,多用奇襲取勝。能速戰速決的話,何必墨守成規,這是李靖一直以來的言傳身教,但是現在李靖不在身邊,蕭布衣明白,陣地戰終於不可避免。

“啟稟將軍,虎牙郎將舒展威帶兵前來。”

“啟稟將軍,虎賁郎將管出塵帶兵前來。”

舒展威管出塵先後帶兵前來,登上城門稟告,言語中帶著振奮。蕭布衣沒有說什麽目的,可他們已經明白,出兵就在今夜。

蕭布衣此刻正望著回洛倉的方向,那裏離東都不過十裏之遙,從城頭望過去,只見到蒼茫的北邙山前,也是點點火光,如同天上的繁星落入了塵世間。

“你們說盜匪有多少人圍困東都?”蕭布衣突然問。

舒展威愣了下,四下望過去,半晌才道:“從上春門前火光規模來看,瓦崗最少十萬大軍,上春門處最少有兩萬大軍圍困。”

管出塵也是點頭,“聽聞瓦崗如今聚眾早過四十萬以上,看來並非虛言。”

蕭布衣笑起來,“如果真如你們所猜測,那李密只怕真的有百萬之兵。”見到二將都是露出凜然之色,蕭布衣微笑道:“瓦崗這招疑兵之計果然厲害,其實據我推測,城外不過最多是一兩萬盜匪故作疑兵之計而已,這些火頭也不過虛張聲勢,卻非有大軍駐紮。瓦崗前一段時間的主要兵力其實分為四部分,一部分是聚集在黎陽抗拒薛世雄將軍,另外一部分卻是囤積在梁郡對付王世充將軍,還有的一部分兵力是在汝南防備……”

他沒有說李密在汝南屯兵是防備襄陽,實際上他蕭布衣也的確是牽扯了李密的兵力。

雙方雖進行了和談,但和談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攻擊而已。

不過到現在,他其實對李密的軍事才能也是頗為贊許,李密或許狂了些,或許傲了些,但是他的確有狂傲的資本。天下棋局,也就李密這樣的人物敢在中腹落子,也只有李密這種人物運籌帷幄,身處四戰之地而不至於捉襟見肘!

“瓦崗第四部分兵力才是占據各個郡縣,圍困虎牢、偃師等地。他們其實早想攻打東都,但是四路兵力已經極大的牽扯了他們的精力。他們賭東都經過洛口一戰後再不會出兵,結果他們是對的。”蕭布衣微笑道:“可薛將軍威脅一去,李密已迫不及待抽去兵力來攻東都,可畢竟行軍也需要時間,準備糧草輜重等等。李密令人破外城後在市集耀武揚威,不過是造成一種假象,威逼東都繼續屯縮兵力,我們若是真以為他現在有十萬之兵在東都外圍困,不敢出兵,我們恰恰就落入他的算計之中,等真正落在他合圍之中,那時候東都孤城一座,真正危矣。”

舒展威和管出塵聽蕭布衣分析大勢,不由欽佩,最少蕭布衣的分析在他們聽來,大有道理。

如今他們坐困東都,少聞天下大勢,更沒有各地的消息,經蕭布衣指點,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不過畢竟覺得蕭布衣紙上談兵,舒展威問,“蕭將軍,恕末將多嘴,我們真的要在今夜出兵?”

蕭布衣點頭,目光望向城下,見到折沖郎將韓震和雄武郎將沐良雄也已點齊兵馬前來報到,四將齊聚,沉聲道:“舒展威、韓震聽令。”

“末將在!”二將齊聲應道。

“今命你二人各帶本部步兵人馬,共計兩千兵士從上春門出發,等我大軍進攻之時,不理賊寇騷擾,一路輕裝急行,一個時辰內趕到回洛倉西半裏按兵不動,以東都上春門城頭火光為號,進攻回洛倉西盜匪守備。遲到者斬,不依火號擅自進攻者斬。你們二人所率部下各設一行軍記室,兩千人急行軍分五火一小隊、三小隊一中隊、五中隊一大隊,小隊失一人,當斬隊頭,大隊失兩人,隊頭押官皆斬,本部失十人以上,斬統領郎將,不知道你們可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