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節 逼反(第3/4頁)

他的身份已注定了他不容樂觀的下場!雖然他或許真心的想要憑本事名揚天下,可這世上,庸人或許能活的長久,有本事的人更多的是短命。沒有運,他看似運籌帷幄,也不過是個被人利用的棋子罷了。

李淵這時候已出華陰,就要過渭水、渡黃河,前往蒲坂。見到金燦燦的日頭,明亮了水面,李淵突然想起一事,召集了個親信,吩咐道:“命郡王李孝恭,嚴密監視劉文靜,若有背叛舉動,殺無赦!”

親信點頭,快馬回轉,李淵這才舒了口氣,放下了心事。他其實早就想殺了劉文靜,可他沒有理由殺劉文靜。他是皇帝,天下未定,擅殺大臣,無疑會讓群臣不滿,甚至引發反叛,這對大局不利。

一個聰明的皇帝,絕不會為所欲為。

所以李淵希望,劉文靜能主動弄出些名堂,那他殺之,可以名正言順,又可以殺一儆百。

李淵希望,劉文靜不要讓他失望。他以前器重劉文靜,因為他在草原的能力,可現在草原已有人接手,讓劉文靜在側,他寢食難安。

‘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李淵當然知道當年的故事,所以他不希望歷史重演,他也希望,等到天下一統的時候,再無太平道。目光從長安的方向,移向東方,那裏白雲渺渺,藍天如洗。李淵目光過不了千裏關山,可思緒卻已過山跨水,飄到了汜水之畔。

現在……蕭布衣和竇建德應該開戰了吧?李淵如是想到,蹙了下眉頭,嘴角帶著絲冷笑。很多事情,建成並不知道,劉文靜更不知道,可他李淵卻知道,就像蕭布衣從未放棄攪亂河東一樣,他李淵何嘗沒有在汜水之畔,埋下殺機。

可這一次,能否成功,李淵並沒有把握!

※※※

汜水之畔,已喊殺震天,可饒是嘶喊驚天動地,當然還是傳不到李淵的耳中。

蕭布衣雙目凝寒,站在高丘之處,觀看對陣,凜然不動。

萬馬千軍鏖戰的場景,他初見的時候,何其壯觀,可現在再看,卻不過是棋子交錯。

一法通百法,棋局通天下,運子如交戰。雙方絞殺,就如黑白分明的棋子,落子提子,造勢取勢。

如果說竇建德眼下在取實地,他蕭布衣就在取厚勢,兩者難說高下,只看落子者運用之心。

此次,是蕭布衣坐鎮中軍,指揮三軍。不過他雖是指揮,命令一下,分層傳達,一幫郎將大將聽金鼓之聲,令旗的擺動來調動西梁軍對抗河北軍。

這次蕭布衣出來,帶著數十員大將出來,除了原先東都的大將舒展威、管出塵、沐良雄等人外,還有瓦崗的降將賈潤甫、李文相、常何、張遷等人。

可蕭布衣運用的人手不止這些,就算江淮將領,苗海潮、闞棱、徐紹安等人都是加入了這個陣營,奮勇作戰。

淮南的這些將領,因杜伏威投靠東都,是以跟隨到東都。

蕭布衣把他們召來的目的,除了使用外,當然還有一個目的,他不想江淮再起事端。而這些人在東都,就能讓他放心不少。

可這些是勇士,他不能輕易廢棄,所以蕭布衣還讓他們再上戰場。

蕭布衣不但要擊敗竇建德,還要從這些將領中看看,有哪些可造之材。

二百東都勇士,經過他的選拔,只剩下四人,可選拔顯然沒有結束的時候。

鐵馬狂歌,沙場浴血選拔的方式很簡單,活下來,擊敗對手。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條件!

這條件的代價就是性命,要在萬馬千軍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可既然走了這條路,除了戰,已沒有任何選擇余地。

蕭布衣冷漠如常,在吹喇叭的節目完結後沒有多久,清晨就已出兵殺到汜水。

他擊殺竇建德士氣,緊接著就使用疲兵之際,在河北軍一夜未眠之際,他的西梁軍卻是養精蓄銳。

這一次,當是決一死戰!

昨日擊殺河北軍的勇將,今日就要擊潰河北軍的陣營。河北軍此戰若敗,士氣大衰,那就是他進取河北之時。

他等這一刻,其實等了太久,出兵要知機,蕭布衣知道眼下時機已到。

可蕭布衣還是低算了河北軍的驍勇。

自從開運河、擊遼東的時候,河北軍就承受了天下百姓不能承受之重,他們能活下來,本身就比任何人堅強。

昨日汜水一戰,的確極重的打擊了竇建德的信心,卻激發了河北軍的狂怒。他們本來就是生死結義,心中哀慟,當求為兄弟報仇。

哀兵必勝,河北軍哀是哀了,能否必勝?

昨日雖是一夜未睡,河北軍卻激起了無雙的火氣,在得知西梁軍來到汜水之時,當下渡河列陣相迎。

蕭布衣的前軍尚未站穩腳跟之時,河北軍已勢若猛虎般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