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零節 脫線(第3/4頁)

蕭布衣摸著下頜硬的如針般的胡子,微笑道:“不著急,古語有言,凡事預則立、不豫則廢,多準備、多考慮總不是壞事。”

“李建成已退守潼關,讓出潼關前的數百裏地域,那眼下的我們的第一條路就是強渡黃河,徑攻河東郡。”

蕭布衣看著地圖道:“此段河道多是崇山峻嶺,行軍不易,唯一的風陵渡已在潼關左近,若要強攻,四面受攻,自陷死路。”

徐世績點頭,“那第二條路就是從長平攻上黨,自古有雲,‘得上黨而望中原’,我們反其道而行之,若能攻破上黨,那取太原已非難事。不過上黨地勢崎嶇,又有絳郡唐兵牽制。李神符分兵兩路,裴將軍眼下只是堅守長平,深溝高壘,河東是李淵的重中之重,重兵囤積,我們若從上黨取太原,或者從沁水擊絳縣,肯定要受到極強的阻抗。”

蕭布衣沉吟道:“這條道雖是艱難,但補給容易。若攻絳郡,只怕仗極為的難打,畢竟那是關中過河的屏障,節省了糧,卻損失了兵。”

“不錯,如果這兩條路都不走,第三條路當然就是兵出河北,從井陘關過太行山殺到太原。眼下恒山郡已被我們占領,井陘關亦已在我軍的手上,若走這條路進攻太原,配合李將軍研制的破城弩和投石機,毀掉太原城不難!”

徐世績顯然也知道破城弩的威力,對這種攻城利器極有信心。

蕭布衣皺眉不語,沉吟著什麽。

徐世績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相對絳郡而言,太原雖是李唐的根據之地,但離的已經頗遠。眼下根據我算計,關中最少已出兵四十萬,分散在各地。李將軍攻三關,有如尖刀一樣刺在關中的要害,最少可牽制住李唐的二十萬兵力,因為西京是國都,有大軍壓境,李淵絕不能把所有的兵派出去征戰,一方面要防我們,一方面還要防備梁師都。這樣的話,剔除河北的兵力不算,絳郡、上黨、太原的兵力加起來,最多也只有二十萬的兵力。”

蕭布衣道:“若能全殲河東的兵力,無疑能給李唐以重創!”

徐世績苦笑道:“若能全殲當然最好,但難度非比尋常。那樣的話,我們最少要出動四十萬兵力,很是冒險。”

蕭布衣沉吟良久,“眼下不急於河東決戰,其實最要緊的是怎麽對付突厥人。”

“他們出兵了嗎?”徐世績一驚。

蕭布衣道:“最新的消息,頡利已糾集兵力,在定襄匯聚,立楊政道為帝,自稱隋王。而可敦就是因為頡利幫助她興復隋室,這才和他聯手。”

“這個老女人不知道想著什麽。”徐世績皺眉道:“楊政道不過是楊暕的遺腹子,乳臭未幹,她立楊政道為隋主,可是要效仿當年的千金公主?”

蕭布衣冷笑道:“那看起來,她也命不久矣。世績,若采用你的第三種方法,只要秦將軍拖住李世民的大軍,我們攻下太原不難。可現在要考慮的是,突厥兵突然南下,我等就會腹背受敵,形勢不妙。”

徐世績也是皺起眉頭,喃喃道:“他們會出多少兵力呢?”

蕭布衣搖搖頭,“眼下還不知曉,但聽說定襄最少有七八萬的騎兵了。”

“邊陲又要受苦了。”徐世績感慨道:“這些兵馬南下,燒殺擄掠,在所難免。”

“不過若真的有個十數萬的兵馬,糧草也是問題。”蕭布衣道:“突厥人不事生產,以擄掠為生,我們就要從這個弱點下手。”

徐世績精神一陣,“若能閃電攻克太原,就要搶收春麥,堅壁清野。死抗突厥兵,掐斷他們和唐軍的聯系,突厥兵無糧,必定回轉。”

蕭布衣點點頭,才要說些什麽,有兵士急匆匆的趕到,“啟稟西梁王,虞尚書求見。”

蕭布衣怔了下,“虞世南?”

徐世績心頭一熱,脫口想問,裴茗翠是否回轉?裴茗翠當初前往草原救虞世南,一招釜底抽薪救出虞世南,卻被頡利大軍困在淩特山,之後只傳來一次消息,說是安然無恙,蕭布衣又派人手去援,一直聯系不上,可又沒有聽到頡利抓住了他們,是以一直極為擔心,哪裏想到虞世南竟驀地回到東都。

得到兵士肯定的答復,蕭布衣望見徐世績的臉色,替他問道:“除了虞世南,還有旁人嗎?”

“還有個護衛。”兵士回道。

徐世績有些失望,又有些迫切的想見虞世南問問情況,蕭布衣和他並肩出府迎接,遠遠見到虞世南,蕭布衣大步走過去,一把握住他的手道:“世南,你可想死我了。”

虞世南喟然道:“微臣有辱使命,還請西梁王責罰。”

“罰什麽?”蕭布衣哈哈大笑道:“你能回來,本王就開心的不得了。”他目光一掃,落在虞世南身邊護衛的身上。遽然雙眸一凝,驚喜道:“尉遲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