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莊風雲(第4/5頁)

同情是一碼事,可是想路見不平,也得惦惦自己的斤兩呀,這事兒正德皇帝怎麽想,他同意放人麽?

楊淩正在猶豫不決,高文蘭見他猶豫,已噗地跪倒在地連連哀求:“大人,求求你救我妹妹出來,她知書答禮、為人善良,救過這十裏八鄉不少的病人,一直都在做善事,求大人救她。”

高文蘭嗵嗵幾個頭磕下去,嬌嫩的額頭已經見了血,幼娘見了更加不忍,哀求道:“相公,女子名節那是何等大事,人家又是這樣一個好女孩兒。相公,既然咱們來了這裏,也是一場緣分,怎好見死不救?”

楊淩吸了口氣,心頭暗自苦笑:傻丫頭,就你以為相公本事大,弘治帝天年已盡,誰不知道這個太醫死的冤,可是滿朝文武就沒一個出面求情的,那些禦使們還上折子要求嚴懲有關人員呢。

再說,如今都過了三天了,高小姐若是不肯屈從,恐怕早已自盡身亡了,若是怕死屈服,現在已經不知生張熟李接了多少客人,救也晚了,若她真是落得這般下場,還會願意回來見到她的親人和舊日的家仆麽?

楊淩心中想著,一擡頭瞧見幼娘和玉姐兒、雪裏梅幾個人殷殷期盼、無限信任的目光,又看了看那個猶自不停磕頭,額上已血跡斑斑的少女,不由長嘆一聲,重重地一跺腳道:“好,我去!你們在家候著,我立刻進城,去教坊司。”

楊淩匆匆來到營帳,領了四個佩刀侍衛,上馬直奔京城,村中道路蜿蜿蜒蜒,馬行難快,好半天的功夫才拐上了官道。

要如何救人呢?如果這是出於正德帝的報復手段,而自己貿然把人救了,那麽……

一陣風來,楊淩思及高太醫及其家人的下場,不禁激靈靈打了個冷戰,他猛地扭頭向村中望去,宅前兩盞燈火已變成一抹微光。

楊淩暗暗警醒自己:仕途兇險,今日我在朝堂上風光無限,萬一哪一天栽了,那是什麽下場?如果我的幼娘、還有一直跟在我身邊的那些女孩兒,她們也被送到……

楊淩心頭一寒:我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了,一味依靠皇帝的寵信,最安全也最兇險,為了我愛的家人,我必須得想辦法擁有自保的能力。如果有人試圖對我不利,哪怕他是皇帝,那麽他也是我的敵人,我楊淩做事只講良心,可不講什麽君臣父子!

※※※

楊淩不敢莽撞行事,先去了趟錦衣衛見了錢寧,聽說要救的是欽犯,錢寧也面有懼色,不過這廝還有些良心,再三規勸之下,又提點了些教坊司的規矩,這才借口有要事待辦,慌忙地逃了。

原來教坊司隸屬禮部,設左右韶舞、左右司樂各一人,這地方可不只是管理官妓,教坊司是朝廷的禮樂機構,宮廷各項大禮需要的音樂歌舞同樣需要教坊司負責。

教坊司分妓家、樂家兩種。妓家男子,其妻女皆從事賣笑生涯;而樂工,一般來說其妻女皆為歌妓。一旦入了教坊司,世世代代生男為奴、生女為娼,如今教坊司不少的妓女甚至還是百余年前甚至更早時候一些犯罪的官宦世家、大臣王侯的後代。

教坊司雖說由左右韶舞、左右司樂負責,但是由於宮廷禮樂常常需要教坊司負責排練演奏,為了方便調遣,宮中還有一位太監負責指揮教坊司,這人才是教坊司真正的掌權人。劉瑾以前就做過教坊司的主管太監,後來因為被人告發收受賄賂,被弘治免了職,專司鐘鼓司,每日敲敲鐘、擊擊鼓,幹的雖仍是樂系的活兒,可是卻沒了實權。

楊淩一聽是宮裏太監負責教坊司,不由大喜過望,如今他出面,就算王嶽王公公也得給幾分面子,何況旁人,就算有正德橫在那兒一時救不出人來,只要請主管太監發句話,暫時不把那位高小姐送去接客也可緩上一緩了。

楊淩思及於此,不去教坊司,先奔了皇城,到了皇城外邊,才猛然醒起如今這時分宮禁已閉,就算是他揣著宮裏的牙牌,也別想叫得開宮門,不禁傻了眼。

北京城南的教坊司附近,三步一樓、五步一院,京師的妓院歌樓大多集中於此,教坊司內,右韶舞司空明蹺著二郎腿兒品著茶,眼皮子一耷拉,對面前站著的人道:“高家還是沒有人來麽?”

面前那人年約五旬,長著兩撇鼠須,身穿皂衫,頭戴綠色角巾兒,賠笑道:“大人,高家被抄沒了,一家子全拿作了奴仆,哪有人舍得來花銀子。”

司空明不悅地哼了一聲,教坊司的妓女有歌妓、舞妓、樂妓等不同種類,皇上的旨意沒有明令接客,那麽教坊司就有權利安排這個妓女從事何種職業。

如果高家肯花上大把銀子,雖然高小姐這一輩子做定了妓女,而且將來如果成了家生了子女還要世代為娼,但不一定便是賣身的娼妓。司空明還以為能撈上一把,如今瞧來高家果然是墻倒眾人推,再也沒人肯扶持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