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大婚副使(第4/7頁)

正德聽得一呆,半晌才道:“這個……這個也要問朕麽?地方你自己選,人手你自己挑,銀子麽……”正德皇帝唆溜了一下,好像有點兒牙疼:“你想想從哪兒能扣出銀子,再說給朕聽,朕準你的奏便是。至於職責,主要一條就是替朕看著兩廠一衛,其他的……對了,銀子,司禮監的監稅權一定要收上來。”

“嗯……”正德皇帝又認真想了一會兒,雙手一攤,道:“朕暫時就想出這麽多,你想起什麽了再跟朕說。”

楊淩呆呆地看了正德半晌,才道:“那麽……微臣不是要參予主持皇上大婚麽,可否待皇上大婚之後再行籌辦,否則微臣恐分身乏術啊。”

正德笑道:“這卻是使得的,那便在朕大婚之後再宣布成立內廠吧,你回頭先去禮部,聽說他們規矩多的很,你是朕親選的天子使臣,莫要給朕丟了臉面。”

楊淩無奈地道:“是,微臣遵旨。”

楊淩離開乾清宮,剛剛走出幾步路,劉瑾就從後邊追了上來,一追上楊淩就急道:“楊大人,組建內廠是何等大事,你怎麽不著急呀,給兩廠一衛知道了,說不定就要給你煽陰風點陰火下絆子,這事該抓緊了才是。”

正德金口一開,點明了內廠就是為了督東西兩廠的內官,所以堅決不用內官,劉瑾也就死了心,萬幸的是這位新任內廠廠督可是自己的好兄弟,無魚蝦也好,總比外人當了強,所以見他稀裏馬哈的模樣,不禁大為著急。

楊淩瞧這正德皇帝做事毛毛躁躁,一陣風一陣雨的,心裏還抱著他大婚之後會打消建內廠的幻想,所以能拖就拖。至於防範兩廠一衛,純屬開玩笑,這可比不得弘治秘密開西廠,那是有司禮監的配合,以禦馬監為班底抽調精英組建的,所以能瞞過一時。

自己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地方沒地方,一點基礎也沒有,只要這邊一開動,風聲必定馬上傳入兩廠一衛的耳朵裏,與其遮著掩著惹他們猜忌,還不如非要開時大大方方的讓他們知道。

楊淩想到這兒,忽地心中一動,起了一個念頭:錦衣衛的班底是當年的錦衣親軍,東廠歷史悠久,番子档頭大多從民間招納,西廠卻是以禦馬監為基礎,如果真要我組建內廠,那我親自帶出來的神機營五百親軍,甚至左哨軍全部人馬……

楊淩想到這兒心中一陣興奮,原本茫然不知所措,這時反而定下心來,如果以自己的親軍為班底,連人手帶地盤全都有了,說成立不過就是把現在的牌子翻一下的事兒。

皇上不是說要人給人麽?雞鳴縣丞黃奇胤、錦衣衛不得意的千戶吳傑這些人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吏,卻又一直官場不甚得意,如果把他們弄進來,有他們出謀劃策,自己不就可以繼續混了麽?

楊淩想到這裏,眉開眼笑地一拍劉瑾肩膀,他頭一回這麽親熱倒把劉瑾給弄愣了。只聽楊淩笑吟吟地道:“劉公公對楊某的關心,楊某心知肚明,不過這事兒瞞是瞞不過去的,就大大方方讓他們知道好啦,有聖上旨意,誰還敢搗亂不成?呵呵呵……”

楊淩此時心中豁然開朗,心想如果皇上執意要開內廠,不如提前把消息放出去,以靜制動,看看兩廠一衛的反應。而且自己遲遲不動,必然讓他們以為自己能力有限、籌組吃力,即便真有人起了忌憚之心,也必因此有所輕視,那時閃電般成立內廠,阻力必定減至最少。

楊淩放下心事,興高采烈地跑去禮部當婚禮司儀去了,劉瑾卻愣在那兒半天沒有省過神兒來。

※※※

楊淩還不知道皇帝大婚,自己這個司儀要做些什麽,反正有禮部和內務府在,自己主要就是處理好大婚夜的點燈放火就行了。想不到皇帝大婚繁文縟節多如牛毛,他在其中雖作用有限,但是需要參予的事情也實在不少。

如今禮部尚書是王華,王華對他倒無岐見,尤其王華認為帝陵案楊淩冒死不奏,是為了天下蒼生,乃是一個熱血忠臣,對他極為客氣,禮部侍郎李鐸更和他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禮部上下的文官因此沒有一個敢刁難他的。

鴻臚官耐著性子跟楊淩講解了半天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親迎的詳細步驟,冊後封妃的禮儀,以及同時新納宮女的三審方法,一套一套兒的,聽得楊淩頭暈眼花。

弄到最後楊淩只記得這些後妃都是知書答禮,身家清白的官宦小姐,光是鱗選過程簡直就比舉子進京趕考還要激烈嚴格。

太監們對待選的姑娘不但要觀察容貌、聽聲音,還要派宮女仔細檢查她們的頭發、五官、身體,有一處不順眼的全部不合格,二審時居然要拿著尺子量她們的手臂、腰腿和身材,不夠標準勻稱的亦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