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三吳佳麗地(第4/5頁)

楊淩邊走邊想,心情愈發沉重,也提不起精神觀賞風景和黛樓兒談笑了。

黛樓兒只當他仍是為沿海倭寇為禍的事擔憂,哪想得到眼前這人思緒已飄到了幾百年後。她嘆息一聲道:“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想強行讓沿海百姓與大海隔絕實在不可能。朝廷不允,出於暴利,必然有民間富商私自組團與外邦交易。但海外諸國的商人都有軍力保護,而且海上極不安全,這些海商與外邦交易,沒有武力便無法自保,組建武力又為朝廷忌憚受其圍剿。結果……朝廷越是禁海、剿海,海商們內外交困下海為盜的就越多。這其中因果緣由,根本就是個解不開的死結,難怪大人為難。”

楊淩搖頭道:“也不盡然,如果沒有海禁商禁、如果我們不把水師拘於海灣之內,放道敞開大海,這個結能不能打開?”

黛樓兒一怔,脫口道:“那怎麽可能?”

楊淩眉尖一挑,似笑非笑地道:“為什麽不能?這個結既然是人扣上的,就能有人打開它。而且這個結早晚要打開,只是要等到被人逼著打開的那一天,不知要有多少百姓遭殃,楊某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為什麽就不能試著早些把它打開呢?”

※※※

黛樓兒回到自己船上,身形步態才恢復了女人模樣。

她走進船艙坐下,輕輕嘆了口氣。一個紅衣美婢俏巧地奉上杯茶,輕輕替她捶著肩頭,嫣然笑道:“小姐怎麽長籲短嘆的,都怪你自己,江南第一麗人你不做,偏要扮成男人,那還怎麽讓他為你著迷呀?我看小姐是見了人家英俊瀟灑、少年有為,有點暈了頭了。”

黛樓兒搖搖頭,眼神兒有點迷茫:“他若肯迷我,早就迷了,還會等到今日麽?傻丫頭,我若真是一身女裝打扮,他不拒我於千裏之外才怪,楚玲,你的道行還差得遠呢。”

就在這時,又一個紅衫俏婢氣鼓鼓地走進廳來,說道:“小姐,這位欽差還真不客氣,他剛剛著人吩咐,一進了城就要護送我們先行一步,要不是小姐幫他,江南之事他能這麽順利麽,真是忘恩負義。”

黛樓兒澀澀地一笑,嘆道:“算了,人家不落井下石、不趁火打劫,已經是難得的正人君子了。唉,以他的身份,肯不避嫌疑讓我隨著他的官船同來,做的已是仁至義盡。若換一個人,哼,就算他心裏巴不得一口把我吞下肚去,在人前還不知要假惺惺地躲出多遠以示清白呢。”

她眸子一轉,想了想道:“楚燕,吩咐船家,進城後超過大人的官船先進城去,還有……待我謝過欽差大人,就說不必勞煩他派人相送了。”

那個叫楚燕的俏麗婢子驚詫地道:“小姐,難道你不想……想……要不要婢子問問他的行轅所在?”

黛樓兒莞爾一笑道:“不必問了,南京六部,王瓊為首,他們是不會來迎接欽差的,接迎楊大人的必是南京鎮守太監馮公公,馮公公在烏衣巷有私邸,以私邸迎上官,是討好奉迎的機會,所以……他必住烏衣巷。”

楚玲嘻嘻一笑,說道:“那我們也搬去烏衣巷,來一出才子佳人巧相逢。”

黛樓兒嗔瞪了她一眼,說道:“不去,別招人煩了,我們搬去長幹裏,長幹裏也在城南,距離烏衣巷又不遠。前幾年我聽人說過,那裏隱居著一個曾縱橫海上的船王,我想去找找這個人。”

楚燕奇怪地道:“什麽船王?還不是歸隱的海盜,這些人最忌有人打聽他們的過去,小姐不是想搬去北方麽,找他做什麽,莫非……又想要出海了?”

黛樓兒淺淺一笑,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滔滔江水,嘴角兒一翹,似笑非笑地想道:“以色媚人時,你自覺心高氣傲,以為恥辱。如今這人不好你的色,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才了。他對開海禁,平倭寇的事看得極得,如果這天大的難題我能幫他解決……唉,好久不用腦子了,一想起來真是頭痛,慢慢想……慢慢想,我就不信我想不出……”

※※※

十代帝王都,三吳佳麗地。

楊淩的官船已到了秦淮河邊。南京鎮守太監馮承植和南京守備關建功、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邵節武率著一群官員、士紳立在碼頭上迎候。

船未進城,楊淩就已接到稟報,南鎮撫司鎮撫使大人也將來碼頭相迎,這消息令他揣測了半天。

他來南京可和錦衣衛不貼邊兒,雖說南鎮撫司勢力遠不及北鎮撫司,但也是錦衣衛中的重要部門,若沒有錦衣衛指揮使張繡授意,以邵鎮撫這麽敏感的身份敢來相迎麽?

中國人的官場學問實在太大了,一張椅子怎麽擺,一杯酒怎麽倒,一杯茶怎麽敬都可以隱含極大的寓意,堂堂鎮撫使屈尊相迎,是不是代表著天津衛那位錦衣提督張大人對自己有那麽點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