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局外閑人(第2/5頁)

田公公說道:“聖諭,司禮監王嶽及眾首領太監嫉賢妒能、為謀司稅監差使,造謠誹謗、中傷大臣,東廠範亭事機泄露後更圖謀不軌,皇上已詔令西廠、內廠、禦馬監平叛,現將人犯交付三司審問,西廠、內廠監審,欽此!”

百官聞言一陣喧嘩,田公公冷眼一掃,喝道:“肅靜!再有喧嘩無禮者,著殿前武士驅逐出宮!”

都察院等三司官員面面相覷,皇上猝不及防下旨讓他們辦差問案,金殿之上又不能和諸位官員商議,只得硬著頭皮道:“臣等接旨!”

田公公又道:“聖諭,內監劉瑾、谷大用等人檢舉、平叛有功。即著劉瑾掌司禮監兼提督團營兵馬,高鳳任掌印太監、羅祥任秉筆太監,邱聚、魏彬任隨堂太監,張永提督京營兵馬,谷大用掌管東輯事廠,馬永成掌內務府,特此曉諭百官。”

李東陽一聽,心中不由一沉,皇上將內廷官員一網打盡,在中傷誣陷朝中大臣之外居然另加了一條事敗謀反的罪名,硬生生將他們和誅除楊淩及八虎的事隔絕開來,就是有人想為他們開脫求情也得掂量掂量這其中的分量了。

更為可慮的是,司禮監提督和四大首領太監全換成了八虎中人,京營、團營也掌握在他們手中。這司禮監掌理皇城內一應禮儀、刑名及關防門禁等事。

猶為重要的是他們掌理著內外奏章及禦前勘合,照內閣票擬“批紅”,實權比內科首輔還要大,如今再想彈劾他們,已是萬分不可能了。

皇上什麽時候手段這麽老辣了?憑八虎那幾塊料可以想得出這主意麽?李東陽與謝遷、劉健悄悄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人。

八虎已不可除,如今只有避其鋒芒,攻其一點,只要打開一個缺口,事情還大有可為。劉健當機立斷,也不及和謝遷、李東陽商議,立即出班奏道:“皇上,臣有本奏。內廠楊淩奉旨南巡,以官船私蓄貨物轉售牟利,又大肆收受賄賂,為掩罪孽,他置造巧偽,淫蕩上心,並有擅殺朝廷大員之嫌,他既已回京,請皇上將楊淩一並發付三司懲辦,以消禍萌。”

正德皇上抿了抿嘴唇,心道:“這些人果然不死心呢。”他靜了一靜,徐徐說道:“劉大學士,楊淩順路替內務府搭運些皇家采買物品而已,此事早已稟報給朕知道,何來私蓄貨物轉售牟利之說?至於收受賄賂,乃是為了迷惑待查犯官,這些東西現如今都已呈進大內了。楊卿巧計揭破莫清河、袁雄兩個敗壞朝綱、罪大惡極的鎮守太監的事,你不會不知道吧?大學士身為內閣首輔,要有真憑實據才是。”

劉健聽了為之一窒,楊淩那三船貨物實在龐大,運進京來才一船就大車小車浩浩蕩蕩,送進了誰的府邸他一清二楚,可那都是皇親國戚,功臣勛卿,難道能把他們舉列出來?至於楊淩自帶的東西,如果皇上替他遮掩,那還查得清楚?

謝遷立即出班說道:“皇上,臣聽說金陵禮部王尚書與楊淩起了糾紛,當晚便被謀殺,楊淩有重大嫌疑,應立即將他拿問,查清事實才是。”

正德皇上臉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輕輕一嘆道:“聽說?又是風聞!朕這裏倒有真憑實據,司禮監一眾奴才為了陷害楊卿,設計殺害王尚書嫁禍與楊卿,此事有司禮監戴義的口供、東廠範亭那裏搜出的書信,朕正要三司一並查辦此案,謝愛卿有興趣不妨也去聽審。”

又是一記重擊,謝遷也張口結舌地愣在那兒,他心中原本就懷疑是東廠為了拉攏更多的官員從而施出的毒計,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將錯就錯。

心中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對於正德這番話自然深信不疑,一時間謝遷也說不出是該昧著良心犧牲王瓊繼續陷構楊淩以全大義還是為這位枉死的同僚報仇以盡私誼。

殿上百官如同炸了鍋一般,再顧不得君前失儀,曾經的盟友,竟是設計陷害王尚書的真兇,難道那一連串傳言果然是東廠的奸計?一部分官員開始有所動搖,那種誓除奸佞的堅決氣勢已蕩然無存。

李東陽垂下眼來,吸了口氣沉聲道:“皇上,東廠遠在千裏之外,如何事先得知王尚書會宴請楊淩?如何會知道雙方會在席上交惡?此事太過蹊蹺,其中細節疑處甚多,可否宣楊大人上殿一詢?”

正德皇上劍眉一皺,俊美的臉蛋上溢出一絲憤怒,高聲道:“疑處甚多?錦衣衛張繡為何在天津衛設伏?東廠為何派出兩萬多名番子在來京道路上四處攔截?他們再三阻止楊卿回京分明是心中有鬼,唯恐惡行敗露!”

他砰地一拍桌子,怒道:“楊卿現在還在回京路上,朕剛剛已下詔令劉瑾率神機營官兵前往接應,若是楊卿有所閃失,朕定要那班奴才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