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戰功成(第2/4頁)

韃靼兵從未打過這麽窩囊的仗,如果是正面作戰,明軍布在谷口的四個方陣根本經不起他們的騎兵猛沖,一旦被他們分割開來,砍掉明軍的認軍旗和令旗,這些失去組織和指揮的明軍步騎禁不起他們一個時辰的沖刺屠戳。

然而誰知道明廷還有多少援軍正在陸續趕來,吃掉這支明軍意味著自己也得全軍葬送在此,快馬疾沖,人密如流,他們甚至無法發箭反擊,只能在箭雨和火銃的打擊中不斷地沖、沖、沖!不斷地有人落馬,不斷地有人死亡。

沖進谷去的韃子遙見長城關隘在望,可是一縷欣喜剛剛浮上顏面,迎接他們的就是已經占據了高地的鄧學英部的致命箭雨。“豎盾!豎盾!”有人用蒙語大喊,可是明軍居高臨下,木盾和鐵葉子盾縱然在疾馳中被摘了下來,也是護人不護馬,箭落處,血流成河。

“分兵攻山,奪了那塊高地!”有人大聲喝令,兩個韃子將領大聲嚎叫著領了數千兵馬向山坡上狂沖,他們不求真能奪下這塊高地,只要牽制住明軍,掩護主力順利闖過去。

山坡上不利騎馬,但是躍下馬來的蒙古戰士照樣弓箭嫻熟,比明軍更快、射程更遠的利箭暫時壓制住了鄧指揮,用人命爭取著寶貴的時間,谷中的韃子不斷沖進,洪水般流向拒虜門。

韃子已沖進谷去大半,在明軍的不斷攻擊下,谷內谷外到處都是死屍,後邊明軍的追兵到了,張寅騎馬立在一個矮坡上,手中一杆丈八臘杆長槍,槍柄拄於地上,正關注著戰場情勢,忽地遙遙瞧見明軍旗幟,目光一凝,微一注視下,張寅眸中不由閃過一抹失望。

緊追著韃靼馬屁股撿便宜的荊佛兒追到大同,馬力便已不濟,他用的是六十斤的大刀,實在太過沉重,戰馬不堪重負,而且他是全力從飛狐渡趕回,一路不曾停過,實是再也追不下去了,一見大同城圍解了,便下馬先去見過義父,此時追在後邊的都是王守仁手下那兩位偏將的兵馬。

遠遠的大明追兵隔著一箭多地懶洋洋的輟著,好似歡送韃靼殘兵出關一般,哪有一點為君父復仇的意思?若說他們馬力不濟吧,可是看見前方有友軍攔截,卻突然加快了馬速,飛快馳來,只一見這情形,張寅便知伯顏失敗了。

他在心底重重一嘆,這才抖擻精神,提起丈八長槍,槍尖前指凜然喝道:“三軍盡出,切斷韃子斷後一部,殺!”

說著雙腿一踹馬腹,率著自己的親兵馬隊直沖出去。

張寅看似一員儒將,但是馬上功夫著實了得,一杆丈八長槍如同毒蛇吐信,忽焉在左,忽焉在右,縱橫敵陣,往來穿梭,挑、刺、捅、掃,槍勢來去難尋痕跡,頃刻間就將五六個韃子挑落馬下。

他的數百名親軍緊隨其後,如同一柄利刃截斷了最後一千多名韃子的去路,只緩得一緩,大隊的明軍已封鎖了谷口,後邊馬蹄聲疾,兩位遊擊將軍也率著上萬的騎兵急奔過來。

前方是密密匝匝的槍林嚴陣以待,張著弓箭和火銃的射擊手在兩翼冷酷地盯著他們,只要橫槍攔在前邊的那位明軍將領一聲令下,就將箭銃齊射了。此時,後邊蹄如奔雷,也越來越近。

韃靼千夫長闊闊台提韁縱馬,遊目四顧,忽然不甘心地舉起馬刀高高伸向天空,悲憤地唱道:“星天旋轉,諸國爭戰,連上床鋪睡覺的工夫也沒有。互相搶奪,擄掠。世界翻轉,諸國攻伐,連進被窩睡覺的工夫也沒有。互相爭奪,殺伐,沒有思考余暇,只有盡力行事。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

千余名韃靼騎兵都將鮮血淋漓的兵器高高舉起,一齊應和著唱了起來,那雄壯滄涼的聲音在谷口回蕩不已。

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是每個明軍士兵從他們的表情和聲音都聽得出、看得出,這千余名韃靼騎兵已決心與前後數萬明軍決戰,誓死不降了。

“說到的地方就到,去把堅石粉碎;說攻的地方就攻,去把硬巖搗毀;把高山劈開,把深水斷涸,這樣勇敢地殺敵,讓整個大地變成蒙古人的牧場!”

沒有人發出號令,最後一句唱罷,所有的蒙古騎兵不約而同地勒韁轉身,揚刀、踹蹬、臀部輕提,向疾追過來的大明騎兵沖了過去!他們固然殘酷、嗜血、貪婪,但是同時也具備血性、勇敢和高傲,他們寧願以馬上英雄的身份同另一民族的騎士決死一戰!

“砰!砰!砰!”火銃響起,剛剛轉過身去的闊闊台後背上已經有四五枝羽箭深深地紮了進去,血順著箭杆兒噴了出來,與此同時,那件皮袍被密集的彈丸炸得粉碎。

他怒不可遏地瞪大了眼睛,“為什麽……為什麽不讓我英雄地戰死?”闊闊台想轉過身來質問明軍,可是他那只強健的手臂已經連馬韁也無力抓緊,身子只搖晃了一下,就圓睜怒目一頭栽下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