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開海禁(第3/4頁)

楊淩微微蹙起了眉,忽然直截了當地道:“牟大人,楊某和牟大人、邵大人以及江南錢兄,一向相交莫逆,彼此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牟兄胸懷坦蕩,是條光明磊落的漢子,咱們之間打交道,就不必拐彎抹腳了,你想要兄弟做些什麽,盡管開口便是。”

牟斌臉色微赧,澀聲道:“既如此,那牟某便直言了。”

他咳了一聲清清嗓子,說道:“戴銑供詞我是絕不會改的,此事鬧的風風雨雨,已是滿城皆知,這一詞塗改,錦衣衛將聲名掃地,從此再也擡不起頭來。司禮監既然將案卷打回,牟某決定繞過司禮監,親自將案卷逞送皇上。”

楊淩不以為然地搖頭道:“這一句‘權閹’不會對劉瑾有任何影響,說不定皇上還覺得劉公公忠誠可信,才會遭人詬罵,這麽做值得嗎?”

牟斌臉容肅然,目光凜凜地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此案早有定論,那案卷上寫些什麽已經根本不重要了,劉瑾現在要爭的是他的權威,牟某要保的是錦衣衛的尊嚴!若我現在放手,自可保住個人前程,但是我何以向十萬弟兄交待,還有什麽臉做他們的提督?”

楊淩默然,牟斌的堅持有點傻,可是傻的可愛,傻的可敬。

有所為,有所不為,說來容易,要做到將付出什麽?自己不也曾為了心中最有價值的人、為了最有價值的事,以一條螳臂悲壯的去抵擋泰山?

他放下茶杯,收斂了笑容,正色道:“你是錦衣提督,要直接面呈皇上並不難,難的是劉公公隨之而來的打壓,你需要我做什麽?”

牟斌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說道:“牟某也知道憑我的實力,這次得罪了他,明刀暗槍的早晚會毀在他手中,可是我也不想坐以待斃。我想求大人出面,將邵鎮撫使保出來。他是我的多年好友,此事是我一力堅持,老邵不過是代我受過罷了。”

楊淩點頭道:“這個簡單,劉公公赴宴時我就會提出來,他的目標不在邵大人,我想他會簽應的。”

牟斌眼圈兒微紅,抱拳說道:“如此,牟某多謝楊大人了。第二件事,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劉瑾拿了邵鎮撫下獄,罪名是他遷來京師後強征民地,以權勢低價購宅。這些日子牟某也派人查了劉瑾,他負責監造豹房,派出大批采辦赴各地購買材料、飾品,均利用官府身份賒購,將內廠撥付的銀子揣進了自己的腰包。以山東青州為例,幾大石廠運來京師四十船大方石料,石匠、船工均未獲一厘一毫,他派去的人懸賞捕拿猛獸,當地獵戶捕得猛虎三只運入豹房,捕獵者被猛虎噬殺四人,未獲一文銀子的撫恤,當地民怨沸騰,死者親眷擡屍遊街鳴冤,被他的欽派采辦打散了事,這樁罪名……”

楊淩斷然道:“他建豹房是為了皇上,聽說豹房甚合皇上的心意,皇上聽了此事把他責斥一番,命他償付銀子是可能的,但是不會因此辦他。”

牟斌聽了目光不由一黯,他們查出的另有一樁事,只是若舉參此事,勢必還要再得罪一個大人物,可是若不說,眼前的危機便沒有有力的證據解決,這可如何是好?

牟斌沉吟半晌,一咬牙道:“還有一事,江西匪患嚴重,寧王府屢有鼠竊之徒出沒,當地官府卻捕賊不力,寧王大怒,派人攜了大筆金銀進京活動,請求恢復王府三衛兵馬,劉瑾收受了寧王府的重禮,聽說正在皇上面前為他進言,收受藩王賄賂,例來是帝王大忌,你看這樁罪名……”

“什麽?寧王府請求恢得三衛兵馬?”楊淩大奇,連忙追問道:“劉瑾在為寧王進言?”

寧王因為盜賊橫行請復三衛,牟斌對這件事並沒放在心上,他在意的是劉瑾收受了藩王的好處,為藩王進言。

帝王沒有不忌憚身邊臣子結交外藩的。即便以弘治帝的寬厚,若是聽說了這種事,也必定以雷霆手段果斷處理,以儆束群臣。事情的緊要不在藩王所提的要求是否合理,天子近臣結交藩王就是大忌,正德皇帝哪怕稍有幾分帝王權術,對這件事就不會含糊過去。

一見楊淩如此慎重,牟斌微有得色,頷首道:“正是,大人以為,這件事能不能參得倒他?”

楊淩暗暗思忖道:“寧王恢復三衛,並起兵造反,這事確有其事,看來在他造反之前,正德皇帝對他是極為信任的,現在無憑無據的,如果以此捕風捉影去告訴皇上寧王將來會造反,他一定不信,反正寧王造反是一定不會成功的,這倒不必忙著去說。”

劉瑾在歷史上是未得善終的,到底是什麽原因呢?難道和寧王有關?

楊淩苦思半天不得其解,見牟斌一直眼巴巴地看著他,不由苦笑一聲,說道:“當今皇上所思所想,不可以常人之理忖度,皇上會不會因此制裁劉瑾,說實話,我也捉磨不透。不過此事不應瞞著皇上,牟大人先別急,待我了解了詳情之後再和你議定是否進言。如今麽,我先保下邵大人,至於呈送案卷的事……劉公公那邊若有舉動我先替你擋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