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婚書在此(第3/11頁)

這位小皇後也想開了,皇後就該有個皇後的氣量,不但皇上得罪不得,皇上這幾個身邊重臣,也是不便輕易得罪的,所以春風滿面,十分的謙和。

皇後方才正和永淳公主、湘兒公主在殿內敘話。永淳公主生性活潑好動,以前有性情沉穩的姐姐壓著她,還不致太過分,現在多了個朱湘兒,兩個人閑的無聊,整天在宮裏頭亂竄,跟走親訪友似的,皇後、貴妃、太後、十王府諸公主,每個人的府上沒事都去逛上一逛。

兩位姑娘年紀小沒機心,長的又討人喜歡,皇宮上下竟沒有一個煩她們的,到了哪兒都受歡迎,皇後獨居坤寧宮,地位是夠崇高的了,可是就像供在上邊的一尊佛,想說笑兩句、聊聊心事都找不到人,所以對她們更是歡迎,三人現在儼然便是知交好友一般,二人一說要看看選駙馬,皇後便也答應了,讓她們先進了晴陽閣,避在屏風後偷看。

皇後吩咐人上了茶,陪著兩位大人品茶閑談,一盡地主之誼,不一會兒的功夫,太後和皇上的禦輦也到了,馬永誠攙著皇太後的胳膊,畢恭畢敬地將兩人請了進來,楊淩和張鶴齡忙起身見駕,太後問了幾句鱗選情形,便到了晴陽閣。

晴陽閣正屋有三間,中以隔扇、屏風分開,梅花獻瑞的大屏風前有三張椅子,皇太後居中而坐,皇上和皇後分開左右入坐,然後宮女們給三人每人桌旁都放了筆墨紙硯和寫著三個名字的紅紙,看起來,這三位也是要打分的。

三個選婚使在左右賜了座位,剛剛坐定。馬永成便立在皇後身側揚聲唱道:“宣三位待選者晉見。”

對面以屏風同另一間屋子隔開,三位少年身著淡青色長袍,烏油油的長發皆以布巾束起,自屏風後魚貫而入,轉到屏風正面,頭也不敢擡,立即下跪齊道:“草民見達皇上、太後、皇後。”

“擡起頭來。”皇太後知道這三人之中將有一個是自己的愛婿,神情倒也和顏悅色,擡了擡手道。三個少年奉了懿旨,又拜了一拜,這才謹身立起,站在那兒目不斜視。

莫看初選時如同一場鬧劇,乞丐混混也來湊熱鬧,可是經過八次篩選,從近萬名應征者中最後挑選出來的三個幸運兒倒個個眉目清秀、身材修長,儀容不凡。

張太後掃了一眼,攏攏衣袖,唇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微微頷首道:“三位卿家果然用了心思,這三位少年看起來都挺順眼的。”

楊淩、張鶴齡、畢真連忙拱手謝過,正德皇帝也難得正經起來,他瞧了瞧左邊那個身材最高的少年,秀美俊逸、唇紅齒白,覺得這個配自己的妹子還過得去,便將手一指,問道:“左邊這個,叫什麽名字?”

楊淩三人對於最終入選者的履歷可是背的滾瓜爛熟,楊淩地位最高,又是主選官,他拱拱手正想說話,後邊畢真已嗖地一下躥了過來,哈著腰兒湊到皇上跟前,諂笑道:“皇上,此人叫陳輝,十六歲,去年剛剛中的秀才,文才、人品、長相那是出類拔萃。”

正德點點頭,輕輕嗯了一聲,拿起身畔龍紋茶幾上的毛筆,正想給這個名字坐上記號,畢真已滿臉堆笑地繼續道:“說到家世,陳輝就稍遜了些,不過英雄不怕出身低,只因他各方面都比較出色,所以才把他列入名單。”

正德皇帝一愣,脫口問道:“家世?什麽家世?”

畢春向太後、皇上和皇後點頭哈腰地道:“陳輝的父親是南城門賣油炸果子的小販兒,叫陳三元。他的母親是丈夫死了以後改嫁給陳三元的,兩人就生了這麽一個兒子,陳輝倒也爭氣,自幼苦讀詩書,去年就中了功名。”

正德一笑,曬然道:“朕當是什麽事呢,這算什麽呀?皇妹嫁的又不是家世!”

不料一旁本來瞧著陳輝連連點頭的張太後一聽臉色就有點不悅了,她黛眉微蹙,向皇上稍稍傾了傾身子,低聲道:“皇上,永福嫁過去,就是他陳家的人了,要拜公婆的,陳輝的父親是個小商賈倒也罷了,可他的母親是再蘸之婦。婦人再嫁,有失婦德,公主拜一個不節之婦為婆婆,豈不叫人恥笑?”

正德不以為然,不過好在還有兩個人選,便無奈地摞下手中的毛筆,繼續打量剩下兩個,看了一會兒,他低聲道:“母後,您看中間那個怎麽樣?”

無論家境如何,被選入宮見聖駕的人家,哪怕傾家蕩產,也要置辦得一套體面衣衫給兒子好好打扮一番,這中間的少年卻衣冠樸素、一副忠厚面貌,正德自己輕浮胡鬧,給妹妹挑夫婿卻希望人家老實厚道,看了此人也覺不錯,是以出言相詢。

皇後在右側輕笑道:“皇上尚武,相中的也是高大健壯的少年,這個人面目微黑,身材敦實,倒像個武士,就是不知家世、才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