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2/5頁)

他們行進速度驚人,一天至少行進數百裏,為了保證戰力,只在人馬皆困乏至極時才停歇半日。蒙古騎兵的長途奔襲閃電戰,被他發揮的淋漓盡致。

重兵集於宣府大同一帶佯攻大明掩人耳目,自率輕騎千裏奔襲對他加思布,這份豪情,這份自信,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嫡系血脈。這份孤注一擲,也同樣只有伯顏猛可才有這樣的膽魄。

他不能不做這樣的選擇了,戰敗不會打垮他,但是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手下親信大將率部叛逃,如果不盡快受到懲罰,他就無法約束其他的部眾。更可怕的是,加思布不知從哪兒找到了早已下落不明的滿都海,利用她的威望和號召力,原本屬於滿都海一系的貴族部眾人心浮動,一些小部落已經悄然投靠去了。

再不解決加思布,他只不過能苛延殲喘多捱上半年,到了今年冬天,苦心經營多年的勢力就得全部土崩瓦解。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唯有一戰!

戰馬奔馳,莽莽草原上,一萬鐵騎猶如一陣狂風,帶著如雷般的轟鳴一掠而過,驚得遠遠的鳥獸奔飛。

只要有水草,蒙古人就可以不需輜重,輕裝快馬,千裏長途逾於旦夕之間。大軍臨近青海湖,天空仍是一片墨色。伯顏猛可命大軍停下休息,一個半時辰之後,他們飲盡馬奶、喝光清水,吃完僅余的一點食物,然後趁著黎明第一線曙光還未出現,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煙波浩淼的青海湖,還沉寂在一片幕色當中。魚躍浪間,早起的雲鷗低掠水面,濤聲拍岸,應和著不時響起的聲聲鷗唳,空曠而寧靜。

湖畔柵欄內有成群的牛羊,這裏土地肥活,草木繁茂,禽獸生息如若樂土,是遼闊的天然牧場,豐腴的待墾土地。

此刻,淺水草叢中的鳥兒振翅高翔,麅子從沃草中擡起頭來,瞪著一雙烏溜溜的小眼睛警惕地四下窺看了兩眼,然後撅起肥肥的屁股慌慌張張的逃了開去,片刻的功夫,一片悶雷從它方才駐足的地方驟然滾壓了過去。

伯顏可汗揚鞭躍馬,迎著青海湖上涼爽的風,連綿不絕的蒙古包已在他的眼前,他要找的,是那頂最大的、營帳前豎立著高高的刁鬥旗杆的所在。遠遠傳來的隱隱沉雷,最先驚動的是牛羊和牧羊犬,它們騷動起來,開始發出混亂的鳴叫。

當伯顏可汗的鐵騎踹破外圍營盤,迅猛地疾撲營盤核心時,加思布的勇士們也紛紛爬起,匆匆拿起刀槍,跨上了馬背。他們並非沒有斥候兵,在這個地方,種族實在太多,盡管加思布的族群是最龐大的力量,可是難保沒有不自量力的挑戰者。

但是奔襲者太果決也太神速了,當斥候兵看到他們的身影,撥馬回奔時,也不過比他們快了一線的功夫。有人指著大草原上狼群一般猛撲過來的地方喊道:“就是那裏,就是那裏!”

加思布勒馬遠眺,只見萬馬奔騰,狂飆而來,其勢銳急如箭。

加思布又驚又奇:這是誰的人馬?青海是陸上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兩條大動脈的交匯處,所以這裏人種極多,有阿拉伯人、波斯人、撒魯爾人、阿兒渾人,還有西斯藏人、維爾吾人,土蕃人。但是他們的部落太分散了,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不可能匯聚成這樣一支氣勢如虎、整齊劃一的鐵騎。

各個蒙古包的戰士全都跨上了戰馬,紛紛向他的營帳奔來,他的身後頃刻間就聚集了六千余名戰士,遠遠近近還有戰馬不斷馳來。

加思布滿意地一笑,他手下合格的戰士原來至少有一萬人,到了青海湖後又收容了一些散居於此的韃靼、瓦剌等族的小部落,甚至收容了一些土蕃勇士。

自從奇跡般地得到了滿都海皇後,加思布以奇貨居之,利用她的威望不斷遣人向附屬於伯顏可汗的部落貴族們遊說,散布種種不利於伯顏的消息,陸續又有一些部落悄然投奔了他,他的可戰之兵現在至少一萬五千人,是整個青海最大的力量。

“勇士們,沖上去,把來犯之敵留在這兒,讓他們的軀體來肥沃我們的草地,殺!”加思布騎著一匹高大健壯的青海馬,拔出彎刀下達了作戰命令。

加思布高大英武,臉膛黑紅發亮,輪廓分明猶如刀削,騎在比蒙古馬高出一頭的蕃馬上,揮刀一指,氣勢凜人,兩個千夫長已提刀躍馬,應聲而出,率領所部向加思布射出的兩枚狼牙勁矢,呐喊著迎了上去。

後邊的兵馬也緊跟著沖鋒了,對方的兵馬聚成一條鋒刃,而加思布的大軍卻像是萬箭攢射,翻卷奔騰,看那架勢,足以把對方全部吞噬,就在這時,加思布臉上輕松的笑意卻突然凝結住了。

遠遠沖來的隊伍,已經清晰地出現在視線之內,清晨第一線陽光,正照在他們頭頂,當頭是一面大旗,大纛上一只猙獰的狼頭,迎風舞動,似欲噬人。加思布忽然手腳一片冰涼:蒙古大汗的王旗,黃金家族的圖騰,來者是伯顏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