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泄密(第3/4頁)

說到這兒,他輕輕苦笑一聲,喃喃道:“所以,即便燭庸王叔他們成功占領了姑蘇城,也不代表我們就取得了勝利,而是看誰的信使先行趕到,誰先趕回吳國去。在這樣遲鈍的消息傳遞中,進行這樣的遠程配合作戰,實是前所未有,很多時候,勝敗只能靠天意了……”

※※※

姑蘇城剛剛落成不久,城中百姓和富紳全是從全國各地遷來。做為姑蘇城的核心所在,吳王宮更如一座城中之城,雖然不象中原國家的宮城那般雕梁畫棟、金壁輝煌,卻也極盡宏偉。

一匹駿馬從宮城深處向外輕輕馳來,迎面是宮衛和寺人們扶著一輛輛車子向宮城深處而去。那車上滿載的都是從楚國運來的金珠玉寶、綾羅綢緞、金銀銅器,已經運到的財富,比吳王宮的財寶總和還多了三倍,目前裝載著楚國財富的車輛、船只仍是絡繹不絕。

見到馬上的青年,那些宮衛和寺人忙不叠地停下向他施禮,那青年毫不在意,打馬揚鞭,輕快地向前馳去。他身穿青色深衣,上飾山河龍鳳等各色飾圖,發挽如椎,發髻間橫插一枝翠玉簪,面如冠玉,神清氣爽,竟是一個極俊朗的年輕男子,策馬輕馳時袍帶下環珮叮當,端得是玉樹臨風。

這個人就是吳王闔閭之子,當今吳國太子夫差。

王宮裏邊按著從外到內的順序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再往外走,雖然也有庭宇樓閣,但更多的卻是花木繁盛,間或還有一畦畦果疏菜園。這個時代王宮裏也有種植禾稻疏菜的地方,宮外更是如此,姑蘇城裏也有許多田地,一旦發生戰事,只要城中有活水,困上三年五年也不愁吃用。

前邊稻田旁出現一道橋,橋邊站著二十余名衛士,一見夫差趕來,眾人紛紛施禮,夫差將馬鞭輕輕揚起,然後向前一指,驅馬從他們身邊駛過,眾人忙隨在後邊。

戰馬緩緩跑動,馳上宮道,到了宮門前,士兵推開厚重的宮門,夫差徑直出宮,後邊二十余名衛士隨之出去,身後的宮門轟然關上。前方左右有兩座巨大的闕樓,夫差勒住馬韁,揚首看看湛藍的天空,一陣風來,風中隱約傳來女子的歌聲。

“新的一年開始了,而天下也開始大亂了”,夫差想:“齊晉聯手南征,楚秦結盟反抗,天下諸侯紛紛加入兩大陣營,一場大亂馬上就要開始。而吳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吳國偏居東南一隅,北有大江天險,南方則是小小的越國,東臨大海,至於西面,則是楚國。

楚國看似龐大,現在卻被父王攻入郢都,齊晉一旦南下,秦楚聯盟自顧不暇,根本管不了吳國之事。這場燃及天下的大火是很難燒到吳國的。吳國挾新勝楚國之威,又有楚國舉國積累數百年的財富作為倚助,趁著天下紛爭,努力壯大,待各國元氣大傷之時,吳國已成東南一霸,欲爭天下霸主,也不是沒有機會。”

想到這裏,夫差不禁熱血沸騰。

“太子,咱們去哪兒?”侍衛長追上來,恭敬地問道。

夫差輕輕一甩馬鞭,幸災樂禍地笑道:“隨處走走,如今東夷人作亂,與魯國一同抗齊,大盜展跖趁機發兵造反,與齊國遙相呼應。嘿,隔著一條大江,咱們的北邊熱鬧著呐,聽說有些東夷部落也時而渡江南下,劫掠邊民,都城裏有些謠言。楚人與慶忌結盟的消息,更是令人心浮動,做為太子,我奉父王之命鎮守姑蘇,時常在城中走走,亦可起到安定人心之效。”

“是,卑下等護侍太子巡城。”

眾人將夫差簇擁在中間,沿著姑蘇城的主要幹道慢慢遊走,前行導引的武士持戈使行人閃避道路。夫差悠哉行至一座橋前,正欲驅馬過橋,路旁突然躥出一人直奔馬前。夫差身邊侍衛大駭,唯恐那是刺客,立即有兩名武士持戈交叉刺去,那人身手極是靈活,翩然一轉,便避過鋒利的戈刃,一擡雙手,將雙戈抓在手中,高聲大叫道:“且慢動手,小人見太子,有大事稟報!”

“慢!”夫差一擡馬鞭,止住自己部下,神態從容地向那人望去。

那人一身葛袍,頭戴竹笠,遮住了面容,看其站姿動作,卻是身手矯健,氣宇軒昂。夫差雙腿輕輕一磕馬腹,驅馬近前,毫無戒懼,坦然問道:“你是何人,要見本太子,有何事相告?”

那人慢慢擡頭,向馬上看來。只見這人容貌十分周正,雖談不上英俊,卻很耐看,尤其一雙眼睛,沉穩有神,眸光銳利。

他緩緩放開雙戈,倒退三步,一撩袍裾,翻身拜倒,說道:“小人有要事,只盼能見太子一面,當面稟奏。方才喜見太子巡街,驚喜之下趕得急了,沖撞了太子,還祈太子恕罪。”

夫差淡淡地道:“你說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