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2/3頁)

伍子胥仰頭,向他怒目而視,那人神態從容,一動不動。

伍子胥閉了閉眼,啞聲問道:“你是孫武,還是英淘?”

“在下孫武。”

“我……小瞧了你……”

“在下卻不敢小瞧了相國。”

“嘿……,所以……我敗了……”

孫武聽他言外之意,是說敗在大意輕敵,並非用兵打仗不如他,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分辨。

伍子胥奮力掙紮著想要坐起,但他周身已經無力,竭盡全力,只能翻過身來仰首望天,這一番使力,已經讓他頭暈眼花,眼前金星亂冒。

孫武慢慢蹲下來,伍子胥的視線漸漸模糊,眼前金星亂轉,頭暈目眩,即使閉上眼,那急旋的星星似乎也在繞著他打轉,孫武的聲音也變得忽遠忽近,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大王……已經遠去,你為什麽不追?”

“姬光離開已經很久了,山路難行,追之不及。”

“哈哈……,你……倒不肯多浪費一分力氣。”

“我只是不想去做本無機會的事情。”孫武靜靜地說:“事實上,我本料追上姬光,也必是一番苦戰。武原守軍已投向我家主公,這是一個我事先未曾料及的變數。”

“你很厲害,但……但是……這道山口我守住了,你們終究沒有抓住大王。大王仍在,我……我就沒……沒有敗……”

孫武的眼中帶著尊敬:“是的。相國想要做的,已經完成了。”

伍子胥啞聲而笑:“如果不是各為其主,也許我們會成為朋友。來吧,砍了我的頭去獻與慶忌面前,亦是一件軍功。”

他的力氣越來越小,眼睛已睜不開,倦意升起,似乎只想睡去。

“相國一世英雄,不該死在別人手中!”朦朧中,他感到手中被塞了一樣東西,使力攥了一攥,才發覺那是一口劍的劍柄。

“一世英雄……?”伍子胥喃喃地重復了一句,耳畔聽到離開的腳步聲,大聲的發號施令聲,士卒的集結排列聲,但這一切,仿佛都已是另一個世界的聲音。

“一世英雄麽?”一生的點點滴滴,忽然清晰地湧上心頭,曾經的伍員也是個謙謙公子、溫潤如玉;而背負著滿門血仇只身逃離,從那時起,他的心頭只有濃得化不開的恨;半生逃亡,顛沛流離,讓他的心頭的恨越來越濃,讓他的血越來越冷;鄭國那個陰險的政客、吳國那個心狠手辣的相國……

一直到楚國那個掘墓鞭屍的狂人;而在他彌留之際,心頭最後閃過的,卻是在他大仇得報的那一刻,心底飄過的那一抹空虛……

伍員用微弱的自己才聽得到的聲音說:“我……我伍員……從來不是一個英雄。我只是……只是一個……快意恩仇的男兒……”

他把劍慢慢橫在頸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沾血的五指緊緊攥住劍柄,卻沒有割下去。微風吹動他的白發和胡須,他已經咽了氣……

※※※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已經離開山區了,姬光回頭望著起伏的山巒,悲愴而吟。他知道,相國伍子胥已絕無生理,當初帶著四萬大軍赴楚國,招降納叛,集兵六萬,頃刻間,身邊攸忽只剩下了兩百多人。由喜而悲、由盛而衰,就像午夜的曇花,整個過程快得讓人沒有余暇去看個清楚。

伯噽忙勸道:“大王,大王莫要傷悲,咱們兩三百人,目標仍顯太大,等到了前方尋一村莊,請大王屈尊暫且換了庶民服飾,把咱們這些人分成十余路,各為疑兵。小臣自帶十幾名心腹,保護大王潛回姑蘇城,到那時,咱們仍有一戰之力。”

姬光跺了跺腳,仰天大叫道:“慶忌啊慶忌,寡人不把你千刀萬剮,銼骨揚灰,難消寡人心頭之恨!”

“大王,咱們得走快些,若被追兵趕來,看到我們所走的路徑,那便不好擺脫了,相國大人一番犧牲和苦心便也白費了,大王!”

伯噽情急之下,扯起姬光的大袖,左右看看,避開左手邊那條小徑,指著右邊那條荒草叢生的小溪道:“自水中溯流而上可隱藏蹤跡,離開一段再登岸穿林而行,以擺脫追兵……”

姬光以吳王之尊,還沒吃過這樣的苦,一行人趟著至脛部深的淺溪河水急急而上,奔出一裏多地,這才跳上岸去鉆入密林。

這荒郊密林少有人行,雜草蔓蘿滋生,等他們穿過密林,到了一處河水匯聚成灣的小湖旁時,已是汗流浹背,衣衫也被樹枝野草刮得破破爛爛。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從衣著上幾乎已看不出什麽區別了。

他們很幸運,這座小湖就在路邊,形成小湖的這一面挨著密林,另一面有一條路,這時也分不清是什麽地方,他們匆匆奔到湖邊先灌了個飽,又洗了洗被蔓蘿樹枝刮的火燒火燎的頭面手臂,然後打起精神,繞過小湖奔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