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胭脂馬,臥槽否?(第2/3頁)

可是他深知如今身份已不容他親登戰場,那顆心蠢蠢欲動了半晌,終於想到了一個可以合理出宮的理由:巡狩邗邑。

一國之君出巡自己的領土,天經地義,這總沒人幹預了吧?邗邑是原來吳國與江北勢力接壤的最前沿,是吳國重要的邊防重鎮。大王巡視軍事重鎮,理由說的過去,再加上現在與宋國戰雲密布,大王不能親臨前線,那麽親臨北方軍事重鎮,看在周邊諸國眼中,也是鼓舞軍心士氣的舉動。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凸顯吳國對彭城的重視和志在必得,這樣下一步吳國“傾巢而出,北上同宋國決戰”,才不顯得突兀,以勾踐、費無忌等人之奸詐,才不會察覺其中有疑。

此外,一旦東夷建國成功,國家新立,嬴蟬兒不可能馬上便離開東夷赴吳國見他,那麽他便可以就近在邗邑與東夷女王會唔,以兩國君主的身份,議定兩國盟約,確立主從關系。

慶忌興沖沖地把他的理由對孫武、掩余等人說了,他們果然沒有再找什麽理由阻止慶忌的行程。最後朝臣們商定,調上將軍荊林自武原駐地趕到姑蘇駐防,由相國孫武主持朝政,因他尚無子嗣,由王後和三位王妃共同秉國。

車駕在宮門外等候,五十輛戰車,三千甲兵將慶忌的王車圍得風雨不透,只能遠遠看到王車頂上的黃羅傘蓋。前後還各有兩千精兵,出兵時將與慶忌的中軍隔著三裏之遙前後策應。

慶忌坐在四面敞開夏日乘坐的王車上,手指輕輕叩擊著車轅“篤篤”直響。天氣太悶了些,江南水氣重,天一熱氣來好象蒸籠一般,慶忌在有冰雪降溫的宮室裏待慣了,忽然跑到炎炎烈日下竟有些不習慣了。

他看看筆直地站在烈日下的吳國士兵們,汗水沿著他們的額頭涔涔而下,身上的輕便皮甲被陽光曬得滾燙,但是他們紋風不動,保持這樣的姿勢已經站立了許久。

“唉!我當初也吃過這樣的苦頭啊,如今才過了大半年的安逸日子,坐在傘蓋下面還覺得辛苦,這真是有儉入奢移,由奢入簡難啊。”

慶忌感慨著,扭頭看看宮門方向,不禁略略皺眉。小蠻那個丫頭在搞什麽鬼,寡人這就要率軍出狩,巡視邊疆去了,她卻還要自己等著。

方才王後季嬴率後宮嬪妃在鸞鳳宮前為大王餞行。慶忌與季嬴還是沒有私下見過面,更沒有說過一句體己話,現在兩個人真有點像小孩子鬥氣,慶忌看到季嬴時再也不是感覺厭煩,而是感覺十分有趣了。

他相信季嬴現在對他也不再幽怨憎恨,同樣在盼著他能回心轉意,兩個人偶爾看對方一眼,從彼此的眼神讀出的都是特別的味道。他們本來是素不相識的一對男女,可是因為鬥氣,反而莫名其妙地有些熟悉感來。

慶忌出發在即,宮中嬪妃相送,大庭光眾之下,兩個人也說不出什麽別的話來,季嬴按照後宮禮儀,恭賀大王出行順利,身體康泰之後,奉敬水酒三杯,便乖乖巧巧地退了下去。慶忌正要出發,素來沒有王妃樣子的季孫小蠻卻跑到他身邊耳語了一句:“大王,在宮外再等片刻,有好東西送你。”

“什麽好東西?”

“嘻嘻,快做好了,等你見了就知道了。”

小蠻扮個鬼臉退了下去,瞧見他們親昵無間的模樣,季嬴眼中不禁閃過一絲羨慕,但是當慶忌再向她看去時,那雙眸子清明平靜,卻看不出絲毫波瀾來了。

此時已經過去好幾個片刻了,還不見小蠻說的“好東西”,慶忌有些耐不住了。他叩擊著手指,正不斷扭頭看向宮門,忽見申生、舒克兩個貼身寺人各自提著一只漆花竹籃飛也似的跑了出來。

“大……大王……,東西……送……送來了。”舒克擡袖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氣喘籲籲地道。

“哦?是甚麽東西,呈上來給寡人看看。”

“是是!”申生急忙到了近前,揭開食蓋,雙手高舉將竹籃呈上。

慶忌一看,不由驚咦一聲。只見籃中竟是幾味看起來讓人頗有食欲的小吃。

“這是……”

“這是王後陛下親手做的,王後說,大王遠行一路辛苦,路上食宿不便。如今將近中午,特做幾味小吃,請大王路上品嘗。”

“喔……王後做的?”

“是是,王後陛下說,這是‘糇糧’,用石子燙烙做成的食物,酥脆荃香,耐久儲藏。”

“糇糧,這不就是後來的石子饃麽”,慶忌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裏,越嚼越香,慶忌不由微微一笑:“看不出,那匹胭脂馬,居然還是入得廚房的人物,有這樣的好手藝。”

石子饃是中國烹飪史上“石烹階段”創造出來的一種食物,西周時把它稱為“糇糧”,到了唐代被稱為“石鏊餅”,那時可是做為皇帝的貢品常年進獻朝廷的,是一種口味極好,又適宜外出攜帶的幹糧。而且易於消化,便連病人、產婦也常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