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民之棄(下)(第2/2頁)

楊應麒頷首道:“那你們準備如何呢?”

韓昉道:“我們這些書生,無拳無勇,又能如何?”

楊應麒心道:“他說這話,是有意來向我求教了。”笑了笑道:“燕雲大勢,你看如何?”

韓昉見他忽然提起這個,便知道對方也有心了,說道:“不知七將軍所說是什麽大勢?”

楊應麒道:“便是這燕京路諸州的歸屬。”

韓昉沉吟道:“依據海上之盟,眼下自然歸宋,但依我看,這盟約未必保得過三年!”

楊應麒心中一喜:“這人有些見識。”便問:“為何這樣說?”

韓昉道:“女真性貪……啊!不,胸懷廣大!如今已知大宋羸弱,日久必起欺侮……嗯,攻略之心!若他……嗯,我大金真有意與大宋結為睦鄰,何必死死咬住平州地界不放?這分明是為了將來南進埋下的伏筆!如今棄燕,必是力有不及處。”

“力有不及?你是說金軍保不住燕京麽?”

“不。”韓昉道:“大宋勝不得耶律大石,而耶律大石在金人面前又不堪一擊!只要金人留下二三千兵馬在此,宋人如何敢來?下官說的力又不及,當在大金內部而言。”

楊應麒暗中吃了一驚:“難道他連這個也知道?”便問:“大金內部又有什麽事情?”

韓昉道:“這個我便不得而知了,只是看其外事的舉動,揣摩他的或許內部有事。”

楊應麒心道:“原來他也沒知道多少事情。不過能靠燕京之景況推測到這個地步,也極為不易了!”口中問道:“按你剛才所論,則燕京之地,最後會歸金,還是歸宋?”

韓昉道:“宋防禦得法,則歸宋,防禦不得法,則歸金。”

楊應麒便問防禦之法,韓昉苦笑道:“這個我哪裏有主意!要是我有主意,大遼還至於陷落麽?唉,其實我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只是女真兵馬天下無敵,我的那些辦法遇上了他們的騎兵,根本就不堪一擊!”

楊應麒心道:“他們是被打怕了!燕地漢人尚且如此,只怕宋人更加不堪了。”

韓昉又道:“七將軍,東遷的事情,不知你能否想想辦法,使我等燕人不至背井離鄉。”

楊應麒道:“若是你們將來人歸金國,而土地入宋,那我也沒什麽辦法了。但你們若同在一國,想來主事者為了安撫人心,必會將祖業還給你們,也用不上我來操心。”

韓昉嘆道:“一來怕土地入宋而我們人眾入金,二來則怕雖在一國而主事者不恤民情,所以燕京上下才人心惶惶啊!”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既然你來問我,那便是看得起我,我也不能什麽都不給你解決。這樣吧,你們要是信得過我,我便許你們一個好處。”

韓昉大喜,忙問端的。

楊應麒問:“你們這祖業,可有房產地契?”

韓昉道:“這個自然有!燕人雖在契丹治下兩百年,但這燕京境內民約守的是大唐舊制,又不真是蠻夷,如何沒有地契!”

楊應麒道:“那你們便把地契好好收藏,將來若是人、地均在一國,我會幫你們交涉讓主政者把土地歸還你們。若將來人、地各歸一國,你們便拿了這地契到津門或者塘沽去,那裏會有人按照市值七成價贖買,那樣你們就算是到了黃龍府,至少也多了一筆安身立命的本錢。”

韓昉大喜道:“若如此,我代燕京三萬戶良民謝過七將軍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不用謝。”頓了頓又道:“以後出什麽事情盡管來與我說,若是力所能及,我總會幫你們想想辦法的。”

韓昉稱謝不已,兩人交情就此定下。

不過,對左企弓等人而言,韓昉帶回的卻僅僅是楊應麒的一個空頭許諾,許多燕民聽說後都搖頭不信,但心裏存著個僥幸,家家保好地契卻是常情。而東遷之事終於不可避免。

當月上旬,阿骨打拔營向北,朝中京方向進發。三萬戶燕民舉家向東,這些都是習慣了定居生活的務農富戶,是燕京一帶的“中產階級”,對於這種被迫遷徙極不適應,途中扶老牽幼,哭聲滿路。而燕民對於大宋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