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

折彥沖在遼河流域取得的巨大勝利,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勝利,不如說是政治上的勝利。因為在漢部軍隊進入這個地區之前,楊應麒已經準備好了人口、交通和民心等諸多方面有利條件。

自古東北地區之所以難以征服,不全在於軍事力量的不足。當初以大唐武功之盛天下無對,但也未能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就因為當時這裏地廣人稀,所在多是異族,而且交通情況極為惡劣,唐軍進入這個地區以後也只能在交通主幹道上設立據點,以政治手段羈縻各個部族而已。

但是,十余年來大規模的漢民移入卻徹底改變了這個地區的人口構成。如今的東北已經無處沒有漢人,而在遼河流域漢族人口更是占據了一半以上。

漢民移入的過程,也是經濟繁榮的過程,經濟的繁榮和商道的暢通又是互為因果的兩件事情。這些年來無論金國政府還是東北民間都有改善交通的欲望,金主號召各地政府修橋造路為的是利於征稅和統治,而民間則是為了通商便利。所以漢民遷入的過程,也是讓這個地區交通變得越來越發達的過程!如果說當年唐朝軍隊對主幹道以外的地理幾乎是一片迷霧的話,那漢部在發動進攻之前就已對東北地理的了如指掌!而且如今的道路已足以讓漢部的軍隊到達東北的大部分地區。正如當初阿骨打南下遼南時感到路好走了一樣,這次折彥沖北上也擁有同樣良好的交通條件!

到了漢部發動進攻的時候,至少遼河流域已經成了漢人的天下,這裏的經濟、社會狀況也與山東相似,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甚至可以媲美江南。女真是後起之族,其本身的經濟文化遠落後於漢人社會,所以會寧政府對遼河流域的治理是一邊摸索一邊適應。津門政府卻不同,楊應麒所領導的政府這時無論在治國理念上還是在行政體系上都已經走在時代的前沿。如果說會寧政府對漢民社會是被動適應的話,那津門政府就是主動引導。就社會發展來說,女真人是被這個漢民社會帶著走,而漢部卻是帶著漢民社會走!所以這些年來會寧雖然得到了東北大地的統治權,但整個社會的風氣卻都唯津門是尚!

正因為整個遼河流域的民心更傾向於接受漢部的統治而不是女真的壓迫,所以折彥沖初期的進兵才能如此順利。雖然宗雋被暗殺在戰局上讓漢部的優勢更加明顯,但就算沒有這件突發事件,折彥沖在遼河流域能占盡優勢也是意料中事的。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黃龍府一帶以後便完全改觀了。漢部的影響力雖大,但也有它的極限在,這個極限在地理上可以以黃龍府為界——在黃龍府以南,漢部在民間的勢力已經占據了上風,所以折彥沖不但能在戰鬥中得到近乎本土作戰的優勢,而且在勝利之後能迅速接掌這個地方的治權;而在黃龍府以北,女真人的勢力卻是大大壓過了漢人的勢力,哪怕這個地區也有將近三成的漢民,但這些漢民大多也女真化得十分厲害,已是只認女真主子、不識華族尊嚴了。

因此,當漢部的大軍推進到這個地方以後,遇到的抵抗便與在遼河流域遇到的抵抗完全不同。和攻打遼陽府時相比,漢軍在攻打黃龍府時兵力多了一倍,遼陽府守軍超過五萬,黃龍府守軍卻不到兩萬人。可連續一個多月的惡戰打下來,折彥沖和阿魯蠻竟然也只能對著這座土城望而生嘆。漢部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平定了遼河流域千裏山川,卻被這座不足遼陽三分之一的小城阻延了數十天!而更要命的是,進入十一月之後,天氣就變得越來越冷了!

圍攻黃龍府的漢部隊伍,有部分是長白山等地區過慣了苦日子的山民,所以耐寒耐戰,但也有部分是從遼南沿海征調的兵員,遼南和長白山一帶雖然緯度相近,但近海丘原和內陸高山的區別卻讓這兩個地方的氣候大不相同。遼南的氣候是和山東一帶相似的,所以,從那裏來的人便有些耐不住黃龍府一帶的嚴寒!縱然漢部軍衣、燃料等後勤補給做得比較好,但那也抵消不了生存環境造就的差別,特別是那些新兵,十一月的北風一刮來,許多人還沒遇到金兵便開始縮頭縮腦了。而這個時候,常年活動在黃龍府甚至更北地方的女真人卻不減平時的靈活。

“唉——”望著黃龍府那不算太高的城墻,折彥沖輕輕嘆了一口氣。在那堵城墻背後,有著幾千個替金人守城、助防的漢兒軍民,黃龍府能守得這麽好,這些女真化了的漢民是有很大功勞的。漢族與女真在東北接觸了這麽長的時間,得到好處的並不只是漢部而已,女真也在享受著相當優厚的成果,尤其是人口和技術。

“大哥,不如我們分兵兩路,你繼續圍城,我領輕騎繞過黃龍府,直奔會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