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頁)

而漢軍的兵力則一撥又一撥地向中京道開來,種去病得到大量援軍之後也不貪功,只是分遣兵力,以主力阻絕銀術可和撻懶,以偏師監視大定府出入的交通要道,又傳布檄文,要求大定府以及臨近州縣投降。大定府是折彥沖駐防過的地方,當地權勢人物有不少都和折彥沖有過來往,這時東北會寧已滅,顯、遂大軍壓境,川、建、利、榆諸州先後易幟歸誠。蕭鐵奴的前部大軍在十月底便已抵達大定府城外,但他也不攻城,只是會合了種去病以及一路降伏的兵馬圍城。

到了十一月,銀術可眼見中京道勢不可為,不進反退,縮至北安州一帶,大定府便成了一座孤城。

撻懶曾試圖以精銳襲擾,但他的人哪裏是蕭字旗精銳的對手?一出城便被吃得幹幹凈凈,城內人見到蕭字旗這等戰鬥力無不喪膽,從此不敢出城迎戰。

蕭鐵奴也只是圍城,並不攻打,直到十一月間折彥沖引兵來到。

折彥沖與蕭鐵奴會師後,帶著蕭鐵奴到當初他被困的地方故地重遊,嘆道:“可惜,可惜”

蕭鐵奴奇道:“可惜什麽?”

折彥沖道:“我是為宗翰他們嘆息。若他們知道今日之事,當初就該不顧一切殺了我,以絕後患!”

蕭鐵奴哈哈笑道:“當阿骨打尚未成大患時,遼帝要殺他如屠一狗,可他也沒殺!”

折彥沖點頭道:“你說的也對,當時我對局勢也沒有完全把握,只是冒險一博罷了。天下的事,又有誰能未蔔先知呢?”

蕭鐵奴道:“便未蔔先知了又如何?殺了一個阿骨打,說不定還有另外一個冒出來啊!”

折彥沖笑道:“不錯!”便要下令攻城,忽然種去病派人前來,卻是撻懶派人出城來議和。折彥沖哼道:“議和?議什麽和!要麽投降,要麽受死!是死是活都是我們說了算,議什麽和!”但仍然接見了撻懶的使者,見面後也不讓那使者說話,只是冷笑道:“去告訴撻懶,看在一場親戚的份上我且不攻城,再給他三日的時間考慮,若不想死便投降!他是阿虎的堂叔,所以我不會殺他,還會讓他做個富家翁。至於其它條件,半個也休提!若三日後他不出城,那會寧便是大定的榜樣!”

使者入城復命,撻懶聽了又急又怒,此時折彥沖手下有十幾萬的大軍,單論人數,大定府城內連居民都湊上也沒對方多,而且士兵的戰鬥力也是遠遠不如。撻懶知道,他無論如何不是折彥沖的對手,對方若是攻城,大定府的陷落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而更要命的是,撻懶完全看不出整個局勢有扳回來的可能,若要叫他死守,他卻為誰死守去?為宗翰?為宗輔?為宗弼?若是會寧還在,撻懶也許還會堅定些,可是現在整個會寧都已經在大火中消失了,連吳乞買都死了,他卻還為誰守去?宗翰和宗輔可不見得就會對他多好啊。

就戰術層面來講,這幾乎是一場必死的戰爭;就戰略層面來講,這又是一場無論守不守得住都毫無希望的戰爭,對撻懶來說如此,對城內軍民來說更是如此。折彥沖的條件,對撻懶來說是苛刻的,可對城內軍民來說不是。這些將士、民眾對折彥沖沒有像遼陽府軍民那樣的心向往之,但也沒有黃龍府、會寧那裏的人那樣有堅決抵抗的意志。如果他們還有勝利的希望,那他們也許還會守下去,可是現在他們卻看不到這種希望。最可怕的是,一旦戰敗城陷,折彥沖會怎麽樣對待他們呢?從遼陽府的經驗看來,投降是不會遭到報復的,但從黃龍府和會寧的情況看來,抵抗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這場守城戰爭,要麽就是勝利,要麽就是全城淪亡!

“我們還要守下去麽?還要為誰守去?”

城外招降威嚇的箭書不斷射進來,誘惑著城內的軍民,也打擊著城內的士氣,一些和折彥沖有過往來的權勢者已經準備呼應城外軍隊了,就是一些兵將也露出了反意。

撻懶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他知道自己必須趕緊決斷:以雷霆手段鎮壓城內的反叛,再與折彥沖決一死戰;還是順應“軍心民心”開成投降呢?

也許他該做個忠臣,可他該向誰效忠去?

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

當漢軍準備發起攻擊,當城內權勢者準備響應漢軍時,城頭豎起了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