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2頁)

“東邊的蒙古部、烏古部和敵烈部,與西邊的耶律鐵哥、穆沁並不一條心。”蕭鐵奴對蕭駿說:“如果是一條心,他們的行動就會更加配合、更有默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彼此狐疑。實際上,耶律鐵哥他們只是利用了漠北諸部對我們的警惕罷了。”

蕭鐵奴看破了這一點之後,便下令讓偵騎以千人為一隊,向東北、東南、西北、正西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沖出更長的距離。蕭字旗偵騎的活動,對圍堵可敦城的漠北諸族來說是很大的威脅。漠北諸族的口糧就是牛羊,牛羊需逐水草放養,將牛羊驅逐得太近,會發生被蕭字旗奪走的危險,這就大大限制了他們的馬足,使他們在達成聯盟的協議之前不敢對可敦城過分逼近。

“西邊的穆沁震於我的威名,而東邊諸族還沒看破我們的虛實,看來我們還可以再拖延一段時間。”蕭鐵奴對蕭駿說:“不過,這也未必拖得了多久!”

其實,蕭鐵奴對對手的了解,也未必比耶律鐵哥、合不勒等對他的了解更清楚。蒙古部、烏古部的戰鬥力到底去到哪裏?敵烈諸部對漢廷的敵對態度究竟有多強硬?耶律鐵哥到底號召了多少軍馬?西北的乃蠻人,西南的阻蔔人是否也加入了圍堵漢軍的陣營?這些蕭鐵奴都還不清楚,正因為他不清楚,所以他不敢貿然進擊。

也曾有部將建議放棄可敦城,但蕭鐵奴卻拒絕了:“我們現在已經穩住了,只要向南會合了托普嘉,生還漢地的機會就很大!可是那樣的話,去病在西北就會成為一支孤軍,就算他現在還沒死,我們一走他也會陷入絕境!再說,我們傾盡了漠南的物資,萬裏迢迢來到這裏,什麽也沒得到就回去,到了燕京,我有什麽面目去見大哥,你們有什麽面目去見其它軍隊的將士!”

只要蕭鐵奴一朝還在可敦城,就能對漠北諸族形成強有力的牽制與壓迫,燕京方面再派一支大軍前來,那就是裏應外合之勢。反之,蕭鐵奴一旦撤離了可敦城,那就意味著這次北征徹底失敗,再要卷土重來,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如果是楊開遠,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會這樣選擇,因為更加穩妥,但蕭鐵奴卻不願意!

盡管已身陷重圍,但“蕭”字大旗依然在可敦城城墻上獵獵作響。這杆大旗在等待,等待著燕京方面和種去病方面的響應。

“爹爹,種叔叔會不會已經遭到不測了?”有一天,蕭駿擔心地問。

“應該還沒有。如果去病已經完蛋,耶律鐵哥和穆沁馬上會拿著他的頭顱兵臨城下!”蕭鐵奴道:“若真到了那個時候,我二話不說,馬上逃走!”

蕭駿睜大了眼睛:“爹爹你也會逃走?”

“誰告訴你我不會逃走的?”蕭鐵奴道:“我逃走的次數,比我打勝仗的次數多出十倍!要不是這樣,我早就死了,哪裏還會有你這崽子!我告訴你個秘訣:在草原上,不,在任何地方,學會逃跑都比學會打勝仗更難,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