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旁觀者(下)(第2/3頁)

“鎮南王叔侄去年冬天被朱賊重九所敗,至今元氣未能恢復!”兵部尚書者別帖木兒還是比較有眼色的,開口先擺脫了勸朝廷重新啟用鎮南王叔侄的嫌疑。“所以,他們叔侄,能保住半個廬州已屬於不易,根本沒有力氣去阻擋朱賊元璋。而達失八禿魯和帖木兒父子,眼下又鞭長莫及。所以,眼下朝廷對於朱賊元璋,只適合智取,而不宜再出兵征剿!”

“嗯!你繼續說!”妥歡帖木兒推開攙扶著自己的哈麻,緩緩坐回龍椅。

者別帖木兒的話很委婉,既隱晦地點明了眼下朝廷兵力捉襟見肘的事實,又杜絕了鎮南王叔侄東山再起的可能。不由得他不耐著性子給予重視。

“既然朱賊元璋並不甘心被朱賊重九掌控,又肯禮敬士大夫。那朝廷何不派一個德高望重的文臣,前去招安於他?正像先前幾位大人所說的那樣,無論成與不成,至少都在他和朱屠戶二人之間打下了一根巨刺!”

“嗯,卿言之有理!”妥歡帖木兒再度點頭。然後目光轉向禦書房內的其他文武重臣,“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如果沒聽到朱元璋打進安慶的消息,哈麻肯定依舊要帶頭極力反對。而眼下前一個姓朱的還沒解決,第二個姓朱的已經站起來了。他就不能不權衡輕重了。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陣之後,很謹慎地回應道,“臣以為,者別大人所言有理!眼下朝廷的確沒有太多精力放在安慶。而那安慶又與徐壽輝的老巢比鄰,朱賊元璋如果能洗心革面的話,無論對朱重八,還是南派紅巾妖孽,都成了極大威脅!”

“臣附議!”難得哈麻沒有反對自己這派人的諫言,禦史大夫也先帖木兒趕緊敲磚釘腳。

“臣附議!”月闊察兒雖然很不滿哈麻的行為,但也不好公然跟自己屬於同一陣營的人唱反調。聳了聳肩,上前回應。

“臣以為,者別大人所言,乃老成謀國之策!”中間派桑哥失裏想了想,第三個表態。

其他眾人,要麽屬於脫脫一派,要麽屬於哈麻一派,更不可能出言反對。紛紛跟著表態,贊同朝廷拿出高官厚祿,嘗試對朱元璋進行收買。

“那就煩勞韓卿,替朕去招安朱元璋。算是千斤買馬骨吧,給其他反賊也做個樣子!”見朝臣們難得不再對著幹了,妥歡帖木兒沖著中樞左丞韓元善揮了下手,滿臉疲憊地吩咐。

“臣誓不辱命!”韓元善立刻跪倒,大聲回應。

“愛卿平身!”妥歡帖木兒沖著他擡了擡胳膊,強擠出一絲笑容。“那朱賊元璋既然裝作禮賢下士,即便不肯招安,應該也不會為難韓卿。只是蘇賊那邊……”

“臣有一子名崢,蒙陛下之恩,進士及第。如今在通州組織民壯屯田。陛下如果不嫌其粗鄙,可以先將他召回來,替臣去揚州開道。想以他個屯田使的身份,倒也不至於擡高了蘇賊,令其得意忘形!”韓元讓用力磕了個響頭,大聲回應。

“這,這,朕豈能讓你父子同時去冒險?!”妥歡帖木兒大為感動,搖著頭否決。

“若無大元,豈有臣父子的富貴榮華?臣一直慚愧無法回報陛下知遇之恩,如今,終於得到機會。臣父子願意為陛下粉身碎骨!”韓元讓眼含熱淚,大聲表白。

如果妥歡帖木兒再拒絕的話,可就寒了忠臣之心了。於是他想了想,咬著牙答應,“也罷,朕給你父子這個機會便是。無論出使結果如何,只要你父子活著歸來,朕定不負你父子的耿耿忠心!”

出使安慶,也許還能像者別帖木兒分析的那樣,平安而歸。出使淮揚,卻絕對是九死一生。韓元善身為一個牌位漢臣,能為大元做到如此地步。哈麻、月闊察兒等蒙古、色目大臣即便心裏非常不痛快,反對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當即,君臣等人就把出使細節,以及能許給朱元璋和蘇明哲兩人的好處給定了下來。然後公開下旨褒獎韓元善父子,以壯其行色。

韓元善自然又是泣謝君恩,隨即出宮回家,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其子韓崢,也被朝廷派遣快馬輕車,專門接回了大都。父子兩個見了面後,又是一陣豪言壯語。待朝廷派來的馬車和官員全都離開了家門,彼此卻相跟這來到書房內,對坐垂淚。

“我兒,你可記得我韓家祖先崛起之事?”半晌之後,韓元善忽然在自己臉上抹了抹,站起身,關緊了門窗。

“父親大人可是說,十代曾祖晉王隆運公?”畢竟是進士及第,韓崢立刻從熟悉的家譜裏,找到相應答案。

韓家雖然是大元朝的漢臣,卻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其十代高祖韓隆運,就是歷史上遼國南下的急先鋒韓昌。在大遼國自統和元年到統和二十年間,六次對北宋的大規模戰爭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賜姓為耶律,封晉王,子孫後代顯赫了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