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3頁)

這也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殖民思路有關,這兩方的殖民努力,有相當一部分動力來自於羅馬教廷“布教全球”的推動。就以葡萄牙人殖民剛果為例,在剛果王國的大批葡萄牙傳教士,化身商人,大興走私,殖民之利就沒落到葡萄牙王國身上。而剛果王國也因為傳教士跟地方諸侯的聯系,再難維持中央集權,以至於分崩瓦解,最後三方都沒落到好處。

葡西兩方的殖民動機既然不純,摻雜著很濃的宗教意味,手段也就更為狠辣。而跟單純計算利益,國家和商人利益相對一致的荷蘭和不列顛競爭,自然就落了下風。

郎世寧轉了一大圈,回到小謝的正題:“傳教和商貿兩分,商貿的更犀利,傳教的也更純粹,所以人心東侵之勢也更猛。即便葡萄牙人視我們為賽裏斯人,倍加尊重,把持國政的大臣貴族們,依舊要將我們當作昆侖奴一般看待。”

眾人同時冷哼,這些白毛狒狒,在咱們眼裏何嘗不也是昆侖奴一般粗鄙不堪!?

立場特殊的郎世寧見著這番情形,心中苦笑,不管是賽裏斯人,還是歐羅巴人,其實骨子裏都是一樣,誰都看不起誰的。賽裏斯人將他們之外的所有人都看作夷狄,而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正將全球掌握在手的歐羅巴人,也視其他種族為不開化的蠻族。

就像是羅馬教廷,即便利瑪竇等傳教士將大量中國歷史資料傳回歐洲,顯示這是一個跟西方截然不同的文明,教廷依舊將中國的史前之事跟《舊約》種種記述聯系起來,要將中國文明牽到基督文明身上,從而成為自己的分支。在羅馬教廷,乃至歐羅巴人眼裏,世界當然是繞著自己轉的。

而現在麽,皇帝陛下開天道,扶天主教,面對歐羅巴,以古國東方賽裏斯自稱。天道所言,將耶穌之說和西方學思牽到了中國文明的源頭之下,這何嘗不是一種反制。

皇帝陛下眼界可真是寬闊啊,他現在所看的,根本就不止是故國。他已經看到,這個世界,不再是能關門獨睡的舊時代了……

郎世寧正想得深,被魯漢陜那大嗓門打斷:“合著你謝八尺在王宮的一番動靜,都是白費了力氣!?”

小謝搖頭:“怎會是白費了力氣呢?民間輿情也是一張牌嘛,現在葡萄牙一國都在叫嚷跟我英華友好相扶,其中不乏能影響國政的商人和貴族,縱橫術,就是要借足了方方面面的勢。”

唐孫鎬拍案:“說得好!我看葡萄牙朝廷,頂多不過是再討價還價,不會將協議全然推開!”

小謝道:“只要有心談,不怕他們不就範。”

李方膺不屑地道:“歐羅巴人精於細節,這是沒錯,可論及大局,怎能與我華夏之士比肩?”

眾人都點頭連連,郎世寧下意識地聳肩,這就是自傲,可確實也是華夏人值得自傲之處。幾千年歷史,不管是政戰還是縱橫,都有太多的智慧可以借鑒。

此時的歐羅巴,對東方雖是懷著景仰,但已沒了最初的神秘感,手握堅船利炮十字架,優越感已經淩駕於上。

而華夏之人,即便是舊人,眼目還沒完全閉塞,還能積蘊著自尊,更不用說英華這個從華夏廢墟中蛻變而起的新國,卸掉了滿清、官儒和道學糟粕,更有一番心胸。

此時郎世寧心中已多懷了一分期待,這是世界東西兩極的再一次相遇,到底會是西風壓倒東風,還是東方壓倒西風呢?

小謝忽然道:“咱們就繼續等吧,趁著這空閑時間,多搜羅一些講天文地理,工匠格致的書。對了,出於安全起見,晚飯後就要關迎賓館,夜不歸宿之人,可要背上潛藏叛逃的罪名……”

這話一出,哀聲四起,魯漢陜更朝宋既笑道:“這下你是沒辦法再去推葡萄牙的小娘子了吧?”

宋既癟嘴:“葡人骨大皮糙,推之不爽……”

噓聲再起,聽起來這家夥經驗很足啊。

宋既呼呼扇著扇子:“噓什麽噓,食色性也!昨日連番得了這夫人那小姐之邀,你情我願,爾等是羨還是妒啊?”

嘿,還不止一個呢,這下更讓人不滿了。歐羅巴人雖是一類,但相比之下,葡人還算離此時華夏人的審美近一些,這種事也就當是尋常的風花雪月,沒太多計較。

小謝忽然來了一句:“聽說歐羅巴這邊的花柳之症格外猛毒,宋既啊,我看你還是去醫生那瞧瞧,別是出了毛病。”

宋既臉色陡變,可當他起身時,其他人已轟然跳起,搶在他前面,直奔醫生住處去了。

房間裏就剩下小謝、郎世寧、道音跟魯漢陜、鄭威和白正理等軍將,連李方膺那個腐儒都跑了,眾人對視,啼笑皆非。

小謝感慨道:“還是你們武人把持得住,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