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歷史拐彎處

(1)利瑪竇的洋規矩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為啥帝國主義放著正事不幹,非要“亡我”呢?

因為……也許……大概是歐洲地廣人稀,在通過意大利文藝復興完成了現代文明思想的理論工作之後,眼看就要行駛上工業革命的快車道,展得比較迅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飽了喝足了,閑著沒事幹什麽呢?要不就“亡我”吧?

所以那夥人就老是惦記著“亡我”。

既然要“亡我”,照例有洋鬼子的傳教士甘為馬前卒,打頭陣。殖民文化興起而後,最早殺奔中國而來的傳教士叫沙勿略,西班牙人,乃耶穌會著名領袖人物。此人於大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在廣州登陸,引了當地居民的極度驚恐。見這沙勿略紅頭藍眼珠,高鼻子尖下巴,眾人認準了他是妖怪,就手挽手阻攔在路上,不許沙勿略往中國內陸走。

於是沙勿略郁悶而死。

我們有充足的把握認為,沙勿略死後,並沒有上天堂——當然他也沒有下地獄。

那麽他跑到哪裏去了呢?

他很有可能再度投胎,轉世為人了。

這個說法很好……很好,很強大,但有沒有證據呢?

有關這方面的證據嘛,就這麽說吧,就在沙勿略郁悶死於廣州之後,在意大利,一個嬰兒出生了。這個嬰兒生下來就有點奇怪,別的嬰兒哭起來,都是“哇哇”,“哇哇哇”,而他的哭聲卻是“主哇”,“主哇哇”……這個嬰兒的名字,叫利瑪竇。

眨眼工夫,利瑪竇長大了,就加入了耶穌會,然後就捧著厚厚一大本《聖經》,奔著中國來了。

看看這樁異事,沙勿略死,利瑪竇生,生而就奔著中國跑來……即使不能作為證據,多少也有點可疑吧。

利瑪竇是在大明萬歷年間來到中國的,他來到之後,就積極結交官員,見人就沖人家大吼一聲:信主吧!

眾人被他吼得心神不寧,就問他:老竇,信主有啥好處?

利瑪竇道:主能夠引領你們這些迷途的羔羊,走出心靈的迷途。

眾人道:那你家的主,能不能保佑我升官財?

利瑪竇:這個……你信了主,應該不會耽誤升官財吧!

眾人又道:那如果我們信了主,還能不能再去廟裏磕頭?能不能祭祀祖先?能不能跪拜孔夫子?

利瑪竇想了想,說:你們中國人信奉的天,和我天主的天,是共同的一個天。所以這事隨你們的便好了。只要你們信了我家的主,你們愛幹啥就幹啥,主是不會攔你的。

眾人大喜,於是紛紛入洋教。

史載,由利瑪竇神父起,對於中國信徒的多重信仰就不做幹涉,你既可以信他的主,也可以去廟裏燒香磕頭,這個做法又稱之為“利瑪竇規矩”。由此西洋教會在中國蓬勃展,到得康熙末年,已有各種牌號的教民30萬眾,擁有教堂300余座。

但是利瑪竇認為中國人信奉的天,和上帝是一碼事,這種解釋引起了其他教派的無限悲憤,遂有“禮儀大戰”爆,引了大清帝國與羅馬教廷的次激烈沖突。

(2)國際大營救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擔任福建代牧的法國外方傳教會士閻當下令:禁止轄區內的中國教徒祀祖祭孔,禁止以“天”和“上帝”這兩個名字稱呼天主。天主就是天主,不許惡搞。

並派了使者匆忙奔赴羅馬教廷,與教皇及樞機卿們商量這件事。

使者說:你看那個利瑪竇,他與偶像崇拜做鬥爭的態度一點也不堅決,大搞綏靖主義,弄來好多中國人對著咱們的天主“砰砰砰”磕頭,你說他把咱們的天主當什麽了?這真是太令人氣憤了。

當時的教皇叫克力門十世,聽不大懂使者的話,就問:那你啥意思呢?

使者說:我的意思就是要禁絕中國人的偶像崇拜。

教皇問:咋個禁絕法呢?

使者說:這太簡單了,只要教皇你下一道命令,不就結了嗎?

中國人會聽我的命令嗎?教皇表示嚴重懷疑。

沒問題!使者保證道:跟你這麽說吧,教皇,現在中國的宮廷,宮裏宮外都是咱們的人,咱們的傳教士南懷仁現在負責中國的天文研究工作,對康熙皇帝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這個機會可千萬不要錯過。***

好!教皇下了決心:馬上派個人去通知一下中國的皇帝,告訴他們以後不要再搞偶像崇拜了,就說這是我本人的命令。

遂有教皇使者多羅漂洋過海,來中國找到康熙,向他傳達教皇的命令。

康熙皇帝對此表示了十二萬分的詫異,說:有沒有搞錯,你們這些蠻夷小國,怎麽如此的不服王化?

傳旨:洋教士們統統給朕滾蛋,先滾到澳門去,然後自己弄條獨木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