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劉邦項羽的蜜月期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帝王術

張良與劉邦相遇,兩人從此結為拍档。

這時候的劉邦,遠不如張良的名氣大。因為張良是韓國貴族,而劉邦只是一介草民,根本引不起別人的注意。他去投奔楚王景駒,還得張良出面引薦。

劉邦來見楚王景駒,提出來的要求也極為怪異,他竟然想讓楚王出兵,替他去攻打豐邑。豐邑雖然歸屬了魏國,但終究是義軍這邊的自己人。而劉邦躲著秦兵走,堅持大搞摩擦,這證明了他真的有帝王潛質——歷史上的開國帝王,多是搞摩擦起家,外戰多是外行,但內戰必定內行。你打外敵我打你,你打跑外敵我再打跑你,那我就贏定了。

當然,這段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你魏國不說快點去打秦兵,幹嗎要搶劉邦的地盤呢?所以這事也不能怪人家劉邦。

景駒未必有帝王之才,但他畢竟是宗室,知道搞摩擦比打外敵更來情緒,遂答應了劉邦的請求。

楚王景駒派了東陽寧君,與劉邦一道西進。這時候秦兵正占上風,章邯不依不饒地追殺陳勝的殘部。同時秦廷還派了夷,夷的名字就叫夷,姓什麽沒人知道。但他的官職是司馬,大致相當於副營級幹部。所以有的史書幹脆稱呼他為司馬夷。司馬夷大攻楚地,勢如破竹,只有相縣殊死抵抗,結果司馬夷在相縣屠城,殺光了城中的老小。

劉邦和東陽寧君行至蕭縣,恰與司馬夷相遇,雙方展開激烈對殺,這應該是劉邦首次與秦國的正規軍交手。輸贏並不重要,主要是觀摩學習。

這個意思是說,劉邦被司馬夷打得好慘,整個部隊應該是被打崩潰了。因為史書上說,劉邦等人退到了距沛縣東南五十裏外的留縣集合。集合當然是大家各自跑路,能活著跑到留縣,就算你贏。

然後劉邦就躲在留縣不敢吭聲了,過了幾天,大概是聽說秦兵的主力攻打其他地方去了,劉邦又幸福地殺出來,前來攻打碭縣。

碭縣之戰很慘烈,打的是一場配合戰,曹參負責外圍,碭縣周邊的狐父和祁縣的善置驛,由他負責拿下。周勃和樊噲從東面進擊碭縣,其進軍路線極為詭異,因為秦將司馬夷又冒了出來,樊噲發揮了不要命的戰鬥精神,拼死與秦軍血戰,斬敵首十五級,因此被劉邦賜爵為國大夫。

周勃兜了個圈子,從碭縣東返回到留縣,又兜了回去,成功占領碭郡。

激烈的戰事持續了三天,最終劉邦取勝。入城後收編了碭縣兵六千人,加上他原有的三千人,他已經統率近萬人之眾了——以三千之弱勢,攻雙倍於自己的六千之強勢,並取得壓倒性勝利,這應該是軍事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戰。

碭縣之戰,被嚴重低估了。這導致人們也低估了劉邦的神秘軍事能力。

然後劉邦再去攻打下邑,很快也攻下了。這一戰周勃表現出色,首先登城,因此被封為五大夫。封了一大堆的大夫,劉邦信心爆棚,就再次回師,來打豐邑。

此次豐邑之戰,再次證明了劉邦那過人的眼光,他看人就是看得準。當初他揮師東進,留下雍齒守豐邑,就是因為他認為雍齒這個人善於防守。他的判斷果然是萬分精準,他認為雍齒善守,雍齒就是善守。劉邦率領一萬多人來攻城,雍齒守在城中,竟然硬是攻不下來。

劉邦都快要氣死了,他發誓這輩子都不原諒雍齒。

就在劉邦束手無策之際,項梁率了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來。

把項梁招來的,是一個叫邵平的人。邵平也應該是隨陳勝於大澤鄉起事的九百戍卒之一。因為他是廣陵人,所以陳勝派他帶隊去攻打廣陵。但邵平沒什麽能力,打不下來,這時候又聽說陳勝敗走,他就渡過長江,來找項梁。他假托陳勝的命令,封項梁為上柱國,並說:“現在江東已經平定,命令上柱國項梁,即刻渡過長江,向秦兵發起攻擊!”

項梁接到這個假命令,從此對陳勝非常感激。是陳勝復國,給了項氏族人向秦國復仇的機會。而且陳勝還授他為上柱國,這是相當給面子的事情。於是項梁渡江而來。渡江後,聽說東陽已經反正,首領是陳嬰,就派人聯絡陳嬰,大家同去打秦兵。

陳嬰這個人,其實蠻低調的,他原本是東陽的令史,一個不大的小官。此時天下大亂,東陽少年嘯聚而起,殺掉了縣令,公推陳嬰為首。此事被陳嬰的母親知道了,訓斥他說:“你們陳家,世世代代沒出過一個有出息的人,現在你突然被人推到稱王的位置上去,這難道是好事嗎?我可告訴你,你為這事出頭,將來失敗了,你會死得很慘很慘。還不如找個冤大頭,推舉他為首領,你就跟在後面混。成功了,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勞。失敗了,你也容易逃走。”於是陳嬰拒絕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