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殺豬仔傳奇(第6/8頁)

何進晃悠晃悠的來了,與全家人展開了激烈的辨論。他解釋說:“不是他非要殺太監不可,蓋因天下大亂,都怪太監,如果沒有太監,這天下絕不會大亂。而今要想天下太平,讓大侄子劉辨做太平天子,除了殺盡太監,沒有第二個法子……”不承想他與母親妹妹們的爭辨,全被太監們扒在門縫上,偷聽去了。

等何進一出門,迎面就見數十名太監,將他團團圍住。大太監張讓斷喝一聲:何進,你腦子到底進了多少水?先不要說我兒子娶了你妹子,咱們已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家了。再說這天下大亂,跟我們太監有什麽關系?明明是你們士大夫心狠手辣,橫行不法,怎麽把事情全都推到我們頭上來了?再者說了,上一次你妹子鴆殺王美人,皇上要廢了她的皇後,連同廢掉你大侄子的皇位,是我們這些沒卵子的太監,一個個傾家蕩產,湊了錢給皇上,替你們家把皇位買回來的。你不報恩倒也罷了,竟然還想要殺掉我們,難道你的心,是鐵石鑄成的?難道你連最後一點良知,也已昧盡了不成?

何進目瞪口呆的望著張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時候另一個太監渠穆,伏劍上前,曰:“這等狼心狗肺,恩將仇報的東西,還留著幹什麽?大家別攔著我,讓我一劍結果了他……”

一聽這話,眾太監轟的一聲,讓開來一條路,推著渠穆奔何進沖了過去。

史書上記載說:尚方監渠穆斬大將軍何進於嘉德殿前。

何進即死,虎賁中郎將袁術趁機大鬧起來。

【7.宮裏的非太監人士】

袁術是袁紹的堂弟,都是出身於世代宰相之家。而且袁術是三國時代有名的二楞子,他倒不是缺心眼,而是膽子比別人更大一些。膽大妄為是權門公子共同的鮮明風格,蓋因權門出來的孩子,不管闖多大的禍事,都有人頂著,所以這袁術,比之於堂兄袁紹更生猛,素以俠肝義膽而著稱。

正因為袁術風格線條比較的粗曠,所以深受殺豬仔何進之賞識。何進入宮之時,是讓袁術帶了200名虎賁兵隨行的。此時袁術等在外邊,聽到宮中大亂,急忙扯過來一個小太監一問,才知道殺豬仔何進已經被太監殺掉了。

當時袁術就急了,他是保護大將軍何進的,何進被殺,他的責任很大。恐怕朝中的士大夫們,少不了要讓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咋個辦呢?

袁術心想,眼前這樁事,只有把殺大將軍的太監們全部殺掉,我才算是盡到了職責。可要是殺太監,那就得入宮。可袁術雖然膽大,可帶兵入宮還是不敢的,因為那意味著造反。嗯,不能進宮,太監又躲在宮裏不肯出來,唯一的辦法只有……

放火!

於是袁術火焚南宮嘉德殿青瑣門,想把躲藏在宮裏的太監們,全都燒出來。同時袁術急忙派人,去叫堂兄袁紹來,說不定袁紹能有什麽法子。

皇宮火起,太監張讓等人害怕了,就急忙跑去找何進的妹妹何皇後,說:“大將軍的部下造反了,已經殺入了皇宮,大家快跟著我,趕緊逃離出宮……”於是張讓脅持了何太後,少帝劉辨並帝弟劉協,從宮中的一條秘道,逃離出走。

這時候袁紹帶兵趕來了,何進的弟弟何苗也帶兵趕來了,大家湊在一起一商量,眼下好象沒別的好辦法,只有殺入宮中,先趁這個機會把太監殺光宰盡,其它的事回頭再說。

於是袁紹驅兵入宮,見到宦官就殺。史書上記載說,宮裏的宦官,不分老幼通通被殺死,還有許多無須的非太監,也冤枉的送了性命。殺到最後,非太監人士害怕被殺掉,全都脫了褲子,裸露下體,這才幸免於難。

從記錄來看,應該是袁紹追著逃出宮的太監,於洛陽城中大開殺戒。如果屠殺場只限於皇宮之內,很難想象皇宮中會躲藏著許多假冒太監的男子……不過,考慮到當時混亂的政局,這種事情也很有可能。

袁紹殺掉了兩千多人,並窮追挾持了皇帝的太監們,一直追到小平津,終於將這夥人全部截住了。

太監們嚇得全都趴在少帝劉辨身邊,有的抱腿有的摟腰,口口聲聲央求陛下救命。

現在我們能夠理解太監們的行為因由了,他們就是恐懼,是被士大夫們的殘殺嚇破了膽的可憐動物。

《三國演義》開篇說得明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緣何這天下的情勢,分分合合,來回折騰,而沒個長治久安的效果呢?這是因為皇權這東西,純系暴力而獲取,沒有民眾的授權,始終是處於不合法的狀態之中。帝王一統江山,權力能夠維持,完全是靠了暴力的脅迫。一旦新的暴力集團形成,那麽此前的暴力集團,就會淪為案上的魚肉,任人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