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劉備的青蔥歲月(第5/11頁)

這句話帶有明顯的抄襲成份,是早年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的翻版,是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延續,是更早些時候陳勝王的“苟富貴,毋相忘”的願景再現。盡管抄襲氛圍濃烈,但我們仍然相信劉備確曾說過這樣的話。僅僅是因為:許多年輕人都曾這樣想過,這樣說過。這是每個年輕人青春時代的成人宣言,劉備沒理由免俗。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取決於這個年輕人的心智成熟度。劉備無疑有著成就大事的秉賦,他的性格與普通的年輕人明顯有著不同,平時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俠之士。這種性格在太平時期,無疑會惹來天大的麻煩,但時逢亂世,卻是生逢其時。

但是接下來,一樁詭異的事件發生了,劉備以史書上難以言述的手段,獲得了他人生事業的第一桶金,完成了他初期的原始積累:

中山國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積累了價值千金的家財,到涿州一帶販馬,途中遇到了劉備。他們認為劉備是個奇才,就贈送給劉備許多錢,於是劉備就用這筆錢組建了包括關羽和張飛在內的,初期的私人武裝兵團。

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之中,也涉及到劉備第一桶金的敘述: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當,趕一群馬,投莊上來。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單從這段敘述上來看,羅貫中分明是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頭,大凡經商之人,莫不是極其精明之輩,向來講究個不見兔子不撒鷹。那張世平與蘇雙,與你劉備不沾親不帶故,怎麽可能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送給你?劉備的第一桶金,肯定是有問題!

但什麽問題呢?羅貫中在書中暗示了這樣一種可能,商人張世平、蘇雙遇到的並不是劉備自己,而是劉關張這歷史上極具兇名的暴力組織。而且羅貫中暗示,所謂贈送雲雲,純屬瞎掰,這實際上是劉備暴力團向兩個商人收取的保護費:“……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人家認都不認得你,你跟人家訴說的著嗎?這擺明了,十足十的敲詐。

而且,劉備找這倆富佬述說,意思很明確,就是要對方掏銀子。倆富佬又不傻,不快點把銀子掏出來,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但也許,我們的分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張世平與蘇雙,完全有可能是被劉備的人格魅力所打動,陷入意亂情迷之中,所以慷慨解囊。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張世平和蘇雙,應該還會出現在劉備的面前,又或是推薦他們的子侄輩的,來劉備這裏謀個前程。但史書中沒有這樣的記載,這兩個大富商宛如天上降下來的神仙,撂下一大筆錢給劉備開基立業,而且又飛回到了天界,徹底在人世間消失了。

一句話,他們再也不想見到劉備了,又或是再也不能見到劉備了。

不管怎麽說,劉備反正是掏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僅可以招兵買馬,而且還得到了左右臂膀:關羽和張飛。他的時代,已經正式開始了。

【5.搶了張飛的戲】

劉備舉旗招兵,是為了對付黃巾軍。這樣一支短時聚集起來的民間武裝,其戰鬥力是可想而知的。劉備很清楚這一點,他找到個小官員鄒靖,將自己的私人武裝在官府進行了合法注冊,就獲得了正當經營權。而後出擊黃巾,輕而易舉的立下戰功,朝廷嘉獎了他一個鬧心的職位:安喜縣尉。

這個縣尉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人武部部長,職責功能和現在的人武部也沒區別,屬於預備役,負責替官隊招兵買馬,籌備軍資。雖然滿足不了劉備的野心,但好歹,也算是進入了公務員系統,畢竟也是一個難得的起步。

接下來,就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毆擊督郵事件。說到督郵,相當於現在的省廳級的司法局局長,說權力不謂不大,說實惠不謂不少。工作職能就是經常到基層召開會議,捎帶腳檢查下級工作而已。上級領導來了,劉備就去匯報工作,可是督郵手下卻不給通報,猜猜大耳朵劉備幹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