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李賢登場(第2/2頁)

“太後英明!”李旦和群臣哪裏肯站起來,個個又扯起嗓子海呼山嘯一般的大喊起來。

武則天走下了金鑾殿,親自扶起李旦,又對下首眾臣道:“聽予旨意----眾卿平身!”

“謝太後!”眾人這才站了起來。

劉冕輕輕的咧了咧牙,心裏多少有點郁悶:煩,老是跪來跪去。他這時也才看清了李旦的模樣。身裁不高略顯瘦弱。年紀大約是二十出頭。也不知是皮膚好還是嚇得怕了,一臉慘白的像刷過漆一樣。比起他哥哥李賢來,明顯少了許多地氣質與閑定,一眼看去就是個膽懦怕事的主兒。

李旦回了龍座,武則天也踱回了珠簾之後。文武百官也各自站了起來排成了整齊的班列。早朝繼續。今天果然還沒完。

李旦清了清嗓子:“今日的第一件大事。看來沒有異議了。朕率領文武百官,給太後獻尊號聖母神皇。儀式在明日的望期大典上舉行。此外。剛剛太後說了改元與大赦天下一事,朕以為也當速行。朕命鳳閣即刻擬旨,經由鸞台堪定之後馬上頒告天下。大唐即日改元垂拱,大赦天下。”

“臣等遵旨!”相關臣工上前領諾。

李旦顯然是在武則天那裏聽了許多的旨令來辦事,此時如同念經一般的說道:“此外,揚州平叛已經結束了,平亂有功之臣當予以重賞。”

李旦說完這句,金鑾殿上的氣氛鬥然變得緊張起來。因為大家同時想到了一個人:征討揚州的主帥----皇子李賢!

李旦的也似乎略有點緊張,強力地鎮定著自己沒讓聲音走調,但也有了一些略微的顫抖:“朕的皇兄、永壽郡王李賢,忠心王事恪守臣格,擔任平叛大軍主帥一舉消滅了徐敬業逆黨,當屬首功。雖然永壽王之前犯有過失,然功過相比,朕認為仍要對其進行獎勵,方能令天下萬民信服。”說到這裏,李旦有意的停頓了一下再道:“眾卿以為如何?”

一時間,沒人敢說話。

劉冕清楚的看到,武承嗣的眼睛就在一個勁兒的滴溜溜亂轉,仿佛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時,一人閃身出來朗聲道:“陛下,微臣以為,永壽王功高社稷忠心可嘉,理當受賞。當初徐敬業叛亂之時,曾假駱賓王之手制偽檄蠱惑天下,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後來若非永壽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作檄文戳穿徐敬業之流的謊言並抨擊之,恐怕大唐的天下不會像現在這般安寧。永壽王之功,一在軍事平叛,二在忠心可嘉,三在維護了國體穩定與皇家尊嚴。有此三功,完全可抵以往過錯並受額外封賞!”

劉冕凝神看了這人幾眼,方臉闊唇穿一身紫袍,看來應該是三品以上大員,可惜有些面生不認識。

“李昭德此言正合朕意!”李旦生怕再跳出什麽人來說出什麽不同意見,馬上一拍龍桌作歡喜狀,“傳,永壽郡王----李賢!”

劉冕宛如醍醐灌頂一般醒過神來,和明一起大聲道----“傳,永壽郡王,李賢!”十二千牛衛備身和站在外面地衛士們,將話一層層大喊著傳了下去。現在可沒有擴音設備,高高在上的朝堂之上都是如此傳令喊話。

劉冕雖然目不斜視,但眼角的余光瞟到了武承嗣,發現他正盯著自己在看。眼光似乎多有不善。

這個時候劉冕也沒功夫顧忌什麽武承嗣了。他的心臟砰砰的跳了起來:今天地重頭戲,終於開始了!

甚至可以說,這幾年來最重大、最引人注目地一場政治大秀,即將在眾目睽睽的金鑾殿之上、在主宰天下大局地一群人眼皮底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