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好戲連台(第2/2頁)

“此事重大,容予再作思量。”武則天再作推辭。

李賢有點急了,以膝蓋當腿朝前爬行幾步,拱手淒然大聲道:“太後、母後!皇兒一片赤誠,請母後明鑒哪!太後若不賜皇兒改作武姓……皇兒這一家上下的性命,恐怕難保啊!母後若有心要殺皇兒一家,就請在金鑾殿上開口下旨,不必等到日後皇兒再慘死於他人之手啊!”

武承嗣眼睛一瞪險些跳了出來。劉冕見他那副表情不禁有點好笑:真是做賊心虛!

不過也難怪,李賢這簡直就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因為武承嗣的立場大家都清楚,他跟李家皇室那是水火不容的宿敵。

“李賢,你疑心太重了。什麽人敢對大唐的皇子、予地親生兒子心生歹意呢?”武則天無奈的長嘆了一聲,“那好吧,予為了讓你安心,就賜你武姓。你一家上下,從即日起皆改作武姓。”

“謝母後、謝母後天恩!”李賢連連磕著響頭,篤篤作響。武則天忙道:“拉他起來,別把頭撞壞了。”

劉冕聞言上前幾步,雙手抓著李賢的胳膊肘兒將他扶了起來。二人對視一眼,劉冕發現李賢的精神已經非常的緊張,眼神中流露出一些無助、冤屈和悲壯,額頭、鬢角更有了淡淡的汗漬溢出。

劉冕微微點了一下頭,示意李賢挺住,然後退回了原來的位置站定。

朝堂之上的氣氛更加緊張了:李賢說他有四件事情,必然是先揀輕的、簡單的來說。這第二件就如此驚世駭俗、震顫天下了,後面地兩件事情又會是什麽?

所有人的心都被揪緊了起來,目光一起向李賢身上聚焦,仿佛要將他洞穿得千瘡百孔。尤其是武承嗣和一些武家的子侄們,個個眼神怨毒恨不得親自上前將李賢當場撕成碎片。

“還有兩件事情,說吧。”武則天的聲音倒是平靜得很,如同絲毫沒有被觸動一樣。仿佛方才說了那兩件事情,一點也勾不起她的興趣。畢竟,那與她地實際利益並無大地勾聯。

“皇兒遵旨。”李賢幹咽了一口唾沫,低垂著頭拱手道,“太後、陛下,列位臣工。我此次奉命征討徐敬業,雖然大獲成功而歸,然而心中仍然不能平靜。我大唐錦繡河山經歷徐敬業叛亂這一場荼毒,所受創傷甚深。豈不是揚州之地屍骨成山成了血海汪洋,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處於了水深火熱之中,天下人的心中也留下了許多地陰影。”

眾人投來的眼神卻發淩厲,李賢略作停頓皺了一下眉頭,下定決心一般說道:“所以我認為,諸如徐敬業這樣的叛亂不能再發生。而要杜絕這樣的叛亂再度發生,就要做到兩件事情:其一,召回廬陵王以宣告天下,以示李武同戚、太後與皇子母子同心;其二,將散居在大唐各地的李氏皇親請回洛陽居住,享受朝廷恩澤。如此,則能在天下人面前表示朝廷與皇胄上下同氣連枝、緊密團結。縱有奸佞之人再有歹心,也會沒了借口可循。而我大唐的基業,也將更加穩定、穩固,安若磐石。”

這話說完,滿堂寂靜。居然沒有一聲異響傳出。

安靜得出奇、安靜得詭異!

就如同,每一場大風暴要爆發的前夕一樣,總是得沉悶而又壓抑,空氣幾乎都要壓得濃縮了。

劉冕輕輕揚了一下嘴角:很好,精彩橋斷終於呈上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