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知兵者不好戰(第3/3頁)

劉冕拆開來看,不禁有點婉爾----契丹首領李盡忠寫來地書信。

信中大概說了這麽幾層意思,一是佩服唐軍的戰鬥力,二是表示絕無反叛大唐之意,不會主動挑起邊疆戰事;三是有意派使者入京拜謁以示友好。

“呵,我還準備今日和大都督說,契丹人可能不會打這一仗了。”劉冕不禁笑道。“看來他們的確夠滑頭。不僅是不打仗了,還要來主動修好,怕我們去主動尋釁找他們的麻煩。”

趙冷笑道:“契丹人向來如此狡猾多變。眼看著突厥人在河北的戰局失利,我大唐占得了絕對優勢,他們就如墻頭草一般朝我們這邊倒過來了。也罷,這種事情我們不便處理,就交還給朝廷去辦吧。劉將軍。你意下如何?”

劉冕尋思了一陣,說道:“如此也好。能少打幾仗就少打幾仗吧。畢竟也能減少一些咱們自己兄弟的傷亡。不過,不排除這是契丹人混淆視聽的詭計,幽州地戒備仍要加強。等見到了他們的使者再說。”

“如此甚好。”趙表示贊同。其實他是封疆大吏,這種事情他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就因為劉冕是禦前大將。他才特意問一問劉冕的意見。免得拂逆了太後的意思,這官可就不好當了。

劉冕自己心中暗籲一口氣:幽州之戰終於可以免去了嗎?

兵法上說,知兵者不好戰。現在劉冕才算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真正上過戰場、懂得什麽是戰爭的人,是不會輕易挑起戰事的。所以兵法上才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策。

三天以後,代州地馬敬臣也派人送來消息,說代州一切正常,並沒有突厥人前來奇襲。劉冕也算是徹底了放了心----看來,這場戰爭是快要結束了。

當天。契丹人的使者進了幽州,大都督趙和劉冕一起接待。來的使者,是契丹首領李盡忠的親信部酋、契丹八部的首領之一孫萬榮。孫萬榮地曾祖父孫叔曹,曾率眾在武德年間歸附大唐,被武德皇帝封為雲麾將軍、遼州總管。在契丹也算是一個有份量地人物。李盡忠譴他為使,也算是表達了誠意。

孫萬榮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話,寒喧客套後特意走到劉冕面前。對他撫胸彎腰行了一禮。

“孫將軍何故行如此大禮?”劉冕自是不解。

胡萬榮凜然道:“劉將軍的威名。如今已是響徹草原。契丹八部男兒無人不知。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錄打造了一名和劉冕頗為相似的金人。放言誰能陣斬了劉將軍為三位突厥阿史那家族的將軍報仇,那名金人就歸他所有。還封部落首領,賞牛羊美女無數。”

劉冕不禁哈哈的大笑:“骨咄錄還真是看得起我!怎麽樣,孫將軍可有興趣拿劉某人的人頭回去換取金人?”

孫萬榮也是哈哈的大笑:“所以在下今日才特意記住了劉將軍的面孔。他日若真的陣中相會,可不能錯過。”

趙也大笑起來:“劉將軍,這下你可真是名揚天下了。能讓仇人如此記恨,花這麽大地本錢來換你人頭,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呀!”

“可不是嘛!”劉冕滿在不乎的大笑,“想不到我劉某人有朝一日還能這麽值錢哪!他日死了以後我的頭臚可不能便宜了別人。就讓我的熟人朋友拎著找骨咄錄換金人牛羊和美女去。”

眾人再度大笑。

孫萬榮伸手入懷取出一個羊皮包來遞到劉冕面前:“劉將軍,這裏有封書信是在下受人所托帶給將軍的。請將軍收好過目。”

劉冕接過來當眾拆開來一看,多少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突厥首輔智囊敦欲谷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