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烏龜出招(第2/3頁)

“索取何物?”

“求親。”狄仁傑說道,“說來荒謬。數月前朝廷舉行大典,吐蕃曾派使者來洛陽恭賀。那時他們得知,太平公主已然寡居。於是,就有意為他們的贊普器弩悉弄請婚於太平公主。”

“扯淡!”劉冕也禁不住笑了起來:“莫說是太平公主如今已然再婚。縱然仍然寡居,也輪不到他們。”

“那是自然。”狄仁傑也笑言道:“大將軍可能有所不知。太平公主尚未出閣時,吐蕃就點名道姓要求婚於太平公主。當時先帝與太後都舍不得這個愛女,於是讓她假意出家,並修建了一所太平道觀讓她暫住。太平公主一名,由此而來。且料數年之後,吐蕃居然舊事重提。只是這吐蕃的新贊普如今好像還只有十幾歲,就如他父親一般也垂涎於太平公主的美色。想來就未免有點荒誕了。”

劉冕不禁冷笑:“此等無禮請求,斷然不必理會。”

狄仁傑道:“昨日,在下將公主已經再婚之後告之吐蕃的使者論寒調傍了。他們自然是大失所望。口口聲聲說,怪只怪吐蕃地處高原路途遙遠艱難。未能即時趕到求親。此行回去,定然還要受責。”

“癩蛤蟆想吃天餓肉。”劉冕沒好氣地道,“縱然公主現今未嫁,也輪不到他們。”

“那是自然。”狄仁傑略有深意地微笑,想來他是知曉太平公主與劉冕的私交地。這件事情已是公開地秘密。沒什麽大不了。只不過狄仁傑有他的風度,斷然不會當面將此事點破。

劉冕轉念一想又道:“既然使命已是無法完成,那他們還留在這裏幹嘛?”

“在下聽吐蕃使者論寒調傍說,他們仍會去洛陽。”狄仁傑說道,“此來求婚,無非是為了請和修好。如今吐蕃內部出了一點問題,新上位的贊普器弩悉弄,與執掌吐蕃軍政大權多年地論欽陵兄弟勢同水火。器弩悉弄力主與大唐和睦。論欽陵則是彪悍之人一直主戰。兩派相爭。吐蕃的國力大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麽近幾年來,吐蕃一直沒有侵擾中原的主要原因。時至今日,他們好像也意識到了內耗下去對自己沒有好處。於是論欽陵才勉強妥協雙方達成共識,一致同意來與我大唐修好。”

劉冕摸著下巴略作尋思,輕笑一聲道:“這些蠻子就是這樣。自己強大的時候,就拼命想著來中原撈一票。搶錢搶糧搶女人;自己不行了,就害怕我們去欺負他,像條狗似的湊上來搖尾乞憐以示修好。反反復復小人行徑,令人煩不勝煩。以突厥為首地北狄如此,吐蕃如此。西域諸蠻小國亦是如此。若有那一天。我大唐能強盛如斯,揮策而震宇內橫掃天下。才能讓他們真正地俯首稱臣。”“大將軍說得在理。”狄仁傑道,“是戰是和,也不盡然是哪個人能夠主觀決定的。大唐何嘗不想一鼓作氣掃平天下,如當年太宗皇帝一樣稱天可汗?可這很難。近年來大唐自己也是風雨飄搖內亂頻仍。此時也當休養生息養蓄實力。現今來說,和平乃為上上之策。將軍是將帥之才,知兵者不好戰地道理定然是懂的。現在,我大唐比突厥、吐蕃更需要休養生息。”

“這我知道。”劉冕微笑道,“狄公放心,在下是個識得大體懂得大局之人,不會難為吐蕃的使者的。真要哪天在戰場上兵鋒相對了,我再收拾他們也不遲。既然來了,便是客人。中原禮儀之邦,總不能讓這些蠻子們看了笑話說我們沒風度。”

“呵呵,大將軍果然是辦大事的人。”狄仁傑坦承地笑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安排一下。明日午時在鴻臚寺設宴招待吐蕃使者一行。有請大將軍寶駕屈尊前來作陪。”

“恭敬不如從命。在下必當親至。”劉冕起身幹凈利落地施了一禮,“狄公事務繁忙,在下就不多作叨擾了。明日再會,告辭!”

“請----”狄仁傑親自送劉冕出了弘文館,又回去自行忙碌了。

祝騰湊上來接到劉冕:“將軍,這份禮物我提在手上足有兩個時辰了,怎麽處理啊?”

劉冕瞟了他一眼笑道:“那就送給你好了。”

祝騰異常歡喜,當即就拆開了那個紙包,頓時又一臉沮喪:“硯台----這玩藝我要了有什麽用啊!”

劉冕笑道:“拿去磨,泡水喝。肚子裏添點墨水不好嗎?這可是有名的硯台,很貴的!”

祝騰苦著臉:“算了,我還是回送給將軍吧!”

二人出了皇宮,徑直回到家裏。看來太平公主還沒有派人到府上來過。韋團兒已經準備好了晚飯,眾人坐下來且吃且聊。

劉冕多少有點心不在蔫,心中暗自思忖,以小太妹現在地神通廣大,哪裏還有不知道我回到長安的道理。幾個城門的守將,現在都乖乖的聽她的話了。只要我一現身。定然就會向她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