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鴻臚宴(第2/3頁)

“團兒,你是否覺得我很花心?”劉冕突然問了一個他自己心裏想了許久的問題。他自認為以前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幾年來,似乎已經入鄉隨俗,改變了。

“沒有呀!”韋團兒回答得很幹脆,而且有點疑惑的說道:“馬敬臣那樣的人才花心呢!每天都要換不同的女人。”

劉冕微然一笑:“其實馬敬臣比我專情多了。這麽多年來,他始終只愛著一個女人。頂多還有另外半個。”

“哦……”韋團兒有點不理解,於是愕然的眨巴著眼睛。

劉冕自嘲的笑了一笑:“我喜歡上官婉兒,喜歡太平公主,也喜歡你。這算是花心嗎?”

“不算吧……”韋團兒臉上又紅了,笑笑的說道,“像將軍這樣的男兒,就有資格喜歡多個女子。”

“為什麽呢?”

“因為你能善待你身邊的女子呀!”韋團兒說得很肯定而且透出一點自豪。“能跟著將軍這樣的好男兒,便是女子前世修來地福氣。現在哪個有點權勢和錢財的男人,不娶個三妻四妾呢?這種事情也太稀松平常了。俗夫俗子尚且可以,將軍這樣的偉岸男子為何不許?將軍最是懂得心疼人。也從來都是打從心眼裏尊重人。就拿團兒來說吧----團兒只是戶婢,跟牲畜一樣的低賤甚至可以拿出去換一壺酒喝。可是將軍從來沒有把團兒當作下賤之人,反而把團兒當作是親人一樣地對待。若非如此,團兒又怎會死心榻地的跟著將軍呢?所以團兒是想,不管是哪個女子跟了將軍。都算不得是受了委屈。因為將軍就是這樣的好男子!”

“想到你這呆丫頭,還挺能說。”劉冕不禁婉爾一笑,拍了拍她的額頭,“跟誰學得這麽嘴尖舌利了?”

“沒、沒有呀!”韋團兒焦急的爭辯,“團兒因為說地是心底的真心話,才會這麽順溜!因為每天都在想呀想呀想這些呢!”

劉冕呵呵的笑:“那我要是娶了七八個妻妾不寵愛你了,你怎麽辦?”

韋團兒的臉色一時黯然,但馬上又坦然的笑了起來:“那也只怨團兒做得不好了----不管怎麽樣。將軍就好。團兒說過了。能陪在將軍身邊伺候,就無怨無悔再無所求了。”

劉冕微然笑了一笑,伸手輕輕攬到韋團兒的肩膀上。

“我不會的。”

第二天。狄仁傑派了馬車特意前來請劉冕去鴻臚寺赴宴,還真是挺細心周到。

既然是以大將軍的身份受邀出行,劉冕就要好生裝扮一下。黃金甲,朱雀袍,卷雲靴,腰佩寶刀。韋團兒細心地替他更衣,臉上一直泛著紅暈,一副典型地幸福小女人的姿態。

劉冕禁不住笑言:“花癡!”

韋團兒也嘿嘿的笑:“將軍。你穿上盔甲戰袍真是太英武了!怪不得這世上最出色地大美人兒都能看上你。”

“喲。什麽時候這麽不害臊了?還自封是這世上最出色的大美人兒。”劉冕笑道。

韋團兒尷尬的一笑:“將軍故意取笑團兒嘛!團兒說的可是婉兒與太平公主殿下!”

不說還好,一說劉冕自己也回過神來。說來也是啊。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這兩個當今最有名的大美人兒、芳名久傳後世的名女,怎麽就都跟我耗上了呢?

有趣。

騎上大馬,帶上三五隨從,離家前往鴻臚寺了。

大唐從太宗時代時代起,一直秉承著開放、包容的國策,廣納天下來客。鴻臚寺,就是當今的國賓館。這裏留住著數以千計地外國使臣、異邦學子。有些使臣與學子來了大唐後就都不願意離開了,死心塌地想在長安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從此以唐人自居。

長安地外來人口很多。走在大街上,隨時可以看到身著異邦服飾、不同膚色不同發型的胡人。也有少數胡人,穿著唐人地衣服、說著漢話、留著漢式的發型。這類胡人,就是取得了大唐居民權的一批。否則,一般的胡人都是不許隨便穿唐裝的。雖然沒有明文的規定,可是在潛規則中,漢人的地位就是高於胡人一等。這並不是表現在狹隘的壓迫與剝削之上,而是一種自然流露的自信心與公認的權威。

能在現在的大唐取得居民權,是一件值得異邦人炫耀的事情。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跟現在有許多人期望取得美國綠卡一樣。現在的長安,也有了許多的混血兒,便是胡人與漢人通婚以後的後代。他們也許不會失去對自己故國的思念,但一定會在大唐安居樂業生活得很好並以此為榮。

這樣的事情,在閉關鎖國的明清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可正是因為開放與包容,造就了輝煌的大唐盛世。縱向對比的話,數百近千年後明清自然要比大唐要發達、先進。就好比拿21世紀跟18世紀相提並論一樣。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橫向比對,大唐引領這個時代地風騷,是強國的代名詞;而明清則在逐漸與時代脫軌走上沒落。這就是為什麽大唐倍受尊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