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驚天巨案(第2/3頁)

“好!現在就走----去鹹陽!”

劉冕和狄仁傑離開了公主府,上官婉兒也焦急的啟程趕往洛陽而去。落得太平公主獨自一人在房裏來回的踱著步子,忐忑不安。

狄仁傑以西京留守的名義,征調了長安大理寺的一幾名官員和一批寺役同行,趕往鹹陽。趁狄仁傑辦這些事情的時候,劉冕趕回了右衛大營,調了五十名鬼龍兵帶在身邊,全副武裝披掛上馬,就在長安城外等著狄仁傑。

狄仁傑見到劉冕這副樣子有點驚訝:“天官,你這是……”

“有備無患。誰知道我們過去會碰到什麽呢?這五十人,可當五百人來用。”劉冕說道。“案發在西京境內,拱衛京師的右衛也是責無旁貸。區區五十人地兵力,在下還是有能力隨意征調地----廢話不說了。去鹹陽吧!”

鹹陽離長安僅數十裏之遙,案發的驛站就在官道之旁。鹹陽地方官員們為阻止此案向外傳播造成惡劣影響,封鎖了這一段官道,派人嚴密戒嚴驛所。

一路上劉冕與狄仁傑交談,說出了自己心中地一些設想與推斷。在實地堪察案發地點之前。劉冕猜測了一些這樣的可能性。

像這樣十幾人地使團,要說有誰敢謀財害命那應該沒什麽可能的。現在可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兩京之間就算偶有小偷小摸,但是大批的響馬強盜那絕對沒有地。能在一夜之間殺死二十余人,那絕對是有組織的謀殺。誰最有殺人動機呢?表面來看,劉冕的確是有嫌疑。因為他主戰,而且想力阻黎歌嫁入吐蕃。殺了吐蕃使團的人,那兩國勢必交戰。很輕松就能得出這樣的推斷。

但是。有殺人動機地,絕對不止劉冕一人。想陷害的劉冕地人,也同樣肯備殺人的動機。但是,周興那樣的人,敢膽壞了國策、忤逆太後的旨意幹這種事情嗎?表面分析來看,他們似乎缺一點膽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嫌疑。

另外,想要吐蕃與大唐兩國開戰的,可不止劉冕一人。除他之外。還很多。這樣一分析來,可能的嫌犯就更多了。這就需要實地堪察來推斷了。

一行人到達驛館時,這裏被守得嚴密不透風。鹹陽縣所有能出動地衙役人馬幾乎全都調出來了。地方的官員們看到西京留守宰相與右衛大將軍一起駕到,都有些誠惶誠恐,同時個個提心吊膽。畢竟自己治下的境內發生這樣的驚天巨案,任誰也要膽戰心驚。

劉冕和狄仁傑讓自己帶來的人在外面守著,二人在鹹陽縣的趙捕頭的引領下,走進了驛館的案發現場。

第一個發現現場的。是鹹陽縣地一名小吏。在今天清晨前來送補給物資時發現的。

劉冕久聞狄仁傑善長斷案之名,此時也就不班門弄斧了。靜靜的在一旁聽他問話。狄仁傑向那小吏和捕快詳細的詢問了許多事情,然後和劉冕一起詳加堪察現場。

所有的屍體未嘗移動過半分。鹹陽縣位於兩京之間離長安很近,這裏的驛館就在官道旁,交通擁擠往來的人群很綢密。能在這樣的地方辦下如此驚天大案地,肯定是一群有組織地人、有預謀的行動。

劉冕和狄仁傑從大堂走進來,先看到了幾具驛館驛丞和卒吏地屍首。他們躺臥在大堂的四周,四處摔倒砸亂了一些桌幾酒甕,地上還淌出了許多的酒水,進門就聞到一股酒味。

狄仁傑細心的一一檢驗死者的傷口,還瓣開他們的眼皮和嘴來看,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是被人用強硬的武力所殺死的。天官,你看這些刀的傷口----幾乎全部是一刀致命。可見,兇手不是泛泛之輩。有三個人的頭臚被削去了一半,兩個人的脖子被生生切斷,人頭被斬落下來。這也不像是一般的殺手殺人。而更像是……”

劉冕接過話來道:“更像是孔武有力殺人如麻的沙戰將士的手法,對嗎?”

“對。”狄仁傑皺著眉頭輕撫長須,“這一點證據,對天官非常的不利。因為在西京之地,是右衛的勢力範圍。而僅有你劉天官,才有能力調動軍隊。”

“很好,做得很絕。”劉冕冷笑的點點頭,“再去看看吐蕃人的屍首吧。”

吐蕃人的屍首,則是都挺擺在驛館的客房裏。走過廊道入眼看到的第一間房子,門被踢翻從裏向外倒下。兩名吐蕃使者臥倒在地流了許多的血。房間裏也很雜亂,看似經歷過一場激烈的博鬥。

狄仁傑耐心的上前查驗屍首,不聲不響的四處細細堪察了一下現場,眉頭深深的皺起。

劉冕也看出了一些端倪:“狄公,這裏看來並不是案發的第一現場。”

“天官所言,正合我意。”狄仁傑深以為然的點頭贊道,“剛剛我們看了他們地屍體和傷口。雖然是很明顯的刀傷一擊致命。但是身上也還有多處小傷。可是有些傷口凝成了血痂,另一些地方卻流出了許多的血來淌到了地上。而且那些傷口處,有著重復割動地痕跡。再者。這房間裏打鬥的痕跡是後來捏造的----天官你看,這門被踹得從裏往外倒,這是沒道理的。殺手要沖進來殺人,必然是在外面突然發力一腳踢翻門。也許他們在打鬥中會在屋裏將門踢翻,可那樣的話門上肯定還會留下別地痕跡或是血跡。可是這塊門卻非常的幹凈。只是被人幹凈利落地一腳從裏面踢飛。這就足以見得,這門是在很從容不迫的情況下。故意從裏面踢翻出來放在這裏故布迷陣的。再者,房中這些砸倒砸翻的桌幾案台,也沒有一個是沾了血跡的。這未免太假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