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危機降臨(第2/3頁)

李昭德與魏元忠都被驚到了,急忙將黑齒常之扯了回來。

武則天一雙眼睛中已經如同在噴火,居高臨下的瞪著眾人沉聲道:“吵,繼續吵。”

眾人啞口無言,堂中變得鴉雀無聲。

一直靜聲靜氣沒有出聲的武三思。這時走出來道:“太後請息怒。微臣以為。此案尤其重大,任何一點疏忽都是值得注意的。周大人提出這樣的疑點。也是職責所在。在大事大非面前,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防微杜漸終歸是好事。誠然微臣也不相信劉冕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但是為了以孚眾望、公正起見,微臣還是建議讓劉冕回避此案地好。待狄仁傑查清此案一切水落石出,到時自然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周興趁熱打鐵:“既是有嫌疑之人,就當按律拘來審問清楚。任何一條線索也不可輕易放過。太後,微臣只是盡到份內之事恪守臣格,絕無針對任何人的意思!請太後昨鑒!”

武則天聽他們這樣侃侃的說了一大通,始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臉色越來越難看,漸漸已作鐵青。

李昭德等人又欲上前來勸。上官婉兒急忙以目示他們叫他們不要輕舉妄動,因此李昭德等人也只得忍住了。

半晌後,武則天擡了一下眼瞼:“制令,右衛大將軍劉冕即刻進京。不得有誤。丘神,持予制令親自去請他前來。”

“是……”

上官婉兒和李昭德等人一起心驚肉跳,暗自叫苦。

上官婉兒心裏最是著急。她很想為劉冕做個爭辯,可她了解太後的性子。這種時候,越是爭辯越是把劉冕往麻煩裏推。剛剛周興就叫囂出劉冕擁兵自重這樣的話來。其他人再行勸說的話,只會讓太後越往這方面去想。因此,勸還不如不勸。

況且。現在不查劉冕的確是難以服眾。好在太後是清醒之人,她拗不過周興搬出來地律法章程,但也沒有讓禦史台的去拿人,就是清楚周興等人是在刻意針對劉冕。

如此看來,太後也不會相信劉冕會幹這樣的事情。但同時也受制於周興等人搬出來的若幹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得不如此。

李昭德和黑齒常之等人擔心的是……丘神與劉冕素來不合。他們有那個敢膽跑到虎狼之師右衛大營裏,去拿劉冕嗎?如果有膽量,右衛的將士會跟他們善罷幹休嗎?這事如果鬧將起來……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最後,武則天說了這樣地一句話:“在案情沒有清晰之前,我們自己不能先亂起來。當務之急。是要合力破獲此案,然後尋思補救之法。即日起,朝廷大事以使團案為第一。誰要是敢從中作梗或是圖謀不軌,定不輕饒!退下吧!”

“是----”眾人一起拱手來拜,依次退出。

眾人退出後,武則天悶聲長嘆,連連搖頭。上官婉兒小心的勸道:“太後勿要憂急。鳳體要緊。”

“婉兒,你剛從長安回來,對那邊的情形遠比周興、李昭德等人都要了解。”武則天說道,“你給予說說,劉冕究竟是一個什麽樣地想法和態度?”

上官婉兒拜了一禮道:“太後,微臣快馬趕回來就是想急於回報此事。太後所料不錯,劉冕聽說朝廷將慈安郡主賜婚後。曾經有點沖動想不通,想到神都來面見太後進諫。但經由微臣的勸說後,劉冕已經打消了這個想法安下了心來。當日,微臣與劉冕同受太平公主所邀在她府上赴宴,劉冕神清氣爽心情頗佳,完全不是心事重重的樣子。狄仁傑將案情報來知曉後,劉冕頭一個說要親自去鹹陽查案。足以見得,他是磊落無辜的。”

“劉冕的為人我了解。他有血性重感情,但絕對是一個顧全大局的人。”武則天嘆了一口氣。道,“但是諸多推測和證據現在都對他很不利。予若不拿他,倒顯得予有包庇袒護之嫌。予也只得按章辦事,先請來進京來回避此案,以杜絕這些流言蜚語了。”

“太後英明。”上官婉兒應了一聲,眉頭卻是舒展不開,心中已是憂急成災。

鹹陽縣衙。

狄仁傑洗了手拿過一盞茶來喝了一口,長籲一口氣對劉冕道:“天官。我們地對手很狡猾啊!這些使者身上。全都沒有明顯中毒的跡象。不過跟據他們身上的傷口、屍首的形狀來判斷,他們受到襲擊之前幾乎都是處於一個沒有抵抗地狀態。所以我判定。他們很有可能是中了迷藥。但這種迷藥很難在屍首上表現出來。”

“這麽說,驗屍並沒有什麽收獲了?”劉冕問道。

“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狄仁傑說道,“沒有中毒的異狀,就是一條線索。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使團一行人可能是中了迷煙,或者是被特別熟悉的人突施殺手。總之,是在沒有防備或是沒有抵抗力的情況下遇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