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回長安(第2/3頁)

從多年前在東宮被執直到現在,曾經的一國儲君李賢,可以說是完全退出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已經被大多數人所遺忘了。現在他的歸來,會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呢?

劉冕暗自思索,我現在這樣風頭正勁,李賢也肯定是知道的了。他想要重回舞台,就不得不借助我的力量。^^^^昔日地承諾、誓言、理想,一一浮現在眼前。

劉冕現在地心情,就如同在黑夜之中奔跑了許久許久,終於看到了遠在天際的一絲光亮。那也許是曙光也許是某戶人家地燈燭。總之不管怎麽樣,有了光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與動力。

繼續努力吧----劉冕自己揮舞了幾下拳頭,給自己鼓勁。

第二天清晨劉冕再度來到禦史台的時候,發現這裏比昨天更加熱鬧了。絕對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形形色色的官員們魚貫出入,表情或喜或憂不一而足。劉冕不用猜也知道,這些人定是前來遞材料檢舉揭發武承嗣與周興地劣跡的。

墻倒眾人推,武承嗣這堵墻現在正被推得熱鬧。

劉冕進了禦史台,看到狄仁傑正埋頭紮在一堆文稿中忙得焦頭爛額。他見了劉冕來就一陣苦笑:“晉國公,這下可就真是熱鬧了。誰曾料到會有那麽多人來檢舉武承嗣和周興呀。你看這案宗都要堆積如山了!”

劉冕瞟了一眼桌上,看到了一群小人赤裸裸的劣根性。

他笑了一笑道:“隨便整理一下,報上去吧。罪行太多,太後見了會更加惱怒生氣的。反正判罰的結果已經定下來了,沒必要給武承嗣等人再添那麽多過錯。左右是個流放幾千裏,多條罪少條罪無所謂。讓這些人做了秀表了姿態,就行了。”

“說得也是。”狄仁傑長籲一口氣,“不查不知道。查了真是心驚肉跳。武承嗣等人結黨營私謀權亂政。賣國求榮欺男霸女,犯下的事還真是不少。下官會酌情上報給太後地。但為了不讓她太失顏面不被氣得頭暈,我就挑撿一些報上去好了。但是刑部的卷宗時,是一定要記錄清楚的。”

“行。這種事情,狄公自行區處吧。”劉冕說道,“我只是想問問,大概還要幾天才能整理完?另外別忘了整理一份檢舉人的名單出來。大有用處。”

“下官知道。”狄仁傑會意的一笑,對劉冕道,“下官全力以赴,可在三天之內完成。”

“那好。那我們就約定三天之後將案情上報。然後回京。”劉冕說道,“昨天潞王殿下來邀我一起回西京辦事了。”

“潞王?”狄仁傑先是一驚。然後一喜,“好事、這是好事。下官馬上加快進度辦事!”

劉冕對著狄仁傑會意的微笑:“嗯,狄公忙吧,在下不打擾了。”

狄仁傑,可是一向主張李唐正統的,是堅強的擁李派代表人物之一。雖然現在他蒙受武則天知遇之恩,但如劉冕一樣對大唐地情感仍是揮之不去。這不能用一個簡單地忠誠與背叛來形容。

也許狄仁傑這些擁李老臣的復唐會稍顯狹隘,就是要光復李唐;但在劉冕的意識裏,復唐本來也就不僅僅是恢復李唐江山敗滅武氏朝廷。

劉冕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狄仁傑等人。讓他們和自己達成共識。這需要時間。更要付出莫大的努力。他的思想意識,並不見得是現在的人所能接受的。

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冕基本上都在重復著同樣的事情:來禦史台報下到、閑逛、回家等候一些人到府拜會。偶爾也會去找上官婉兒閑聊一番----總地來說,就是遊手好閑在瞎混。

三天後,狄仁傑將所有關於武承嗣一案的事情都處理清楚了,整理成了一個奏折給劉冕過目。奏折中除了道明案明原委,最重要地當然是如何下判。

結果是,武承嗣與武攸暨犯下通敵賣國、構陷大臣等多棕罪名,被查沒其家沒去戶籍,流放三千裏嶺南極苦之地,永世不得還朝;周興殺人滅口謀害重要證人丘神,又被人檢舉犯下多棕罪過,被判絞刑查沒其家。另外還有幾個武承嗣、周興的鐵竿心腹、同樣劣跡斑斑的家夥,被判了流放或絞刑。

狄仁傑在朝堂之上,當眾宣布了這個處理結果。武則天一臉陰沉,旁聽的眾臣也沒人敢出個大氣兒,連武三思都只敢低耷著頭目不斜視。

判辭宣讀完畢時,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有一群人長長的籲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劉冕站在班列裏,暗自好笑。

輪到武則天發話了。她甚是憤慨的道:“武承嗣、武攸暨,身為親王與郡王,不思報國反倒謀害社稷,正是甚失人望!狄仁傑,你的判罰很公正----對於這等人。不可有絲毫姑息!”

話音一落,折騰了大半近半年的這棕大案,也就宣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