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功當代,利千秋(第2/3頁)

劉冕笑而不語。

馬敬臣繼續喋喋不休:“等那三座大城和烽火台建起,突厥人可就不敢像以前那麽放肆和囂張了。天官,這可是一勞永逸的好事兒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嘛!”

劉冕終於開口說話了:“其實,不管是城墻還是烽火台。都擋不住敵人的攻擊。關鍵還是國力與軍隊。我之所以想到建受降城。也是考慮到大周的現狀。連年征戰國庫空虛,軍隊的負擔實在太重。而且一但有一絲狼煙在邊關飄起。總是舉朝震驚勞師動眾。現在建了受降城,駐守在這裏地將士們可以自給自足減輕朝廷負擔,而且防守能力將大大增強。突厥人再不可能像這一次的戰爭那樣,在千裏疆域上四處襲擾隨意作亂了。”

“其實我也知道,像這樣強力防守並不是你的風格。”馬敬臣笑道,“以你劉大將軍的氣魄和膽略。以攻代守是最佳方略。記得打這仗的期間你跟我說過一個構想,你想讓朔代等地的張仁願與論仁弓大軍包抄默啜身後,或是直擊草原。但是朝廷肯定不會準。要是這樣地措施實現,那還用得著建什麽狗屁受降城?直接踏平草原平定突厥了!”

劉冕輕笑了聲:“所以,建受降城這樣的方略才對朝廷的胃口,我也知道一定會被獲準。”

馬敬臣嘖嘖地搖頭:“你這幾年沒白混。當真把朝廷上那些人地心思想法摸得透了。這人生一世不如意之事十有**,要我說啊,當今這朝廷要是有你這樣的人當權主事,定然是另外一番風貌。”

“少胡扯!”

十余萬人浩浩蕩蕩披星戴月地趕路,在茫茫大戈壁上走了近十天,終於越過黃河到了豐州境內。

薛訥的大軍已經在陰山一帶嚴密布防,並將在這裏放牧的突厥雜人都驅趕回了陰山以北。郭虔則是帶人準備好的大軍和民夫的接待工作,凡事有條不紊。

三個要建受降城的地界也選好了。一處在陰山以西的黃河曲道與大沙漠分野的地方。這裏扼守的就是之前默啜與敦欲谷大軍南下所走地沙漠密道;一處就在豐州原址,拆去舊有的破舊軍鎮。建起高大的軍事要塞;另一處則是在豐州以東陰山南麓、原單於都護府治下通往朔代之地地咽喉地帶。

另外,陰山之上建起百余座烽火台,常年撥放兵丁值守。三座受降城之間可以相互救應互為犄角。再加上黃河天險與沙漠阻隔,防守可謂滴水不漏。以往在原要在朔、代、豐、靈等州布防近十萬分力來防守,還有點顧此失彼。現在則只需三座受降城各撥萬余人防守、再管好陰山上的烽火台即可。

劉冕到了豐州後也沒有多作耽擱,馬上下令幾位將軍各帶民夫前往三處施工地點,開工。十萬大軍,除了在前方陰山戒嚴巡哨的,也全部投入工程化身民夫。

十幾萬人動身修建城堡要塞,工程進展異常迅速。

這種事情反正也用不著劉冕去親自搬磚加瓦,於是來到了陰山上。以檢查烽火台建築為名來放松打獵了。

茫茫的陰山,每隔一段距離就建起了一個烽火台。雖然它不具備什麽防守力量,但是預警的效果是好的。只要陰山中狼煙一起,身後的受降城大軍就能得到警示,馬上準備好迎敵。

打了幾天獵,斬獲頗多。可是劉冕始終有點心不在蔫。

馬敬臣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打趣笑道:“這可是你自己要折騰的。本來早就可以回家了,非要跑到這裏來耗上幾個月。你下令百日之內完工,那還不知道要幹多久。眼看著夏日將盡秋天降臨。等我們回到家估計都是大冬天了。你家裏地那幾個美嬌娘,可要望眼欲穿嘍!”

劉冕無所謂的笑了一笑:“還有比我們更急的人。那個突厥使者火拔頡利還在靈州等著呢,非要和我一起回京面聖。仿佛不和我們一起回去,朝廷就會斬了他似的。”

“他還不是為了拖延時間?”馬敬臣不屑的撇嘴,“拖吧拖吧。等我們把受降城建好了,隨便他們怎麽折騰。到時候他們不和盟也得和盟。否則我們這大軍翻過陰山殺過去,可是只要一宿的功夫。”

“別小看突厥人。”劉冕輕笑一聲,“雖然我們在對他們的戰鬥中贏了幾場,可是我從來不敢小看他們。到了草原客場作戰。他們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還能勝利嗎?我們剛剛錯失了最佳的平定草原的機會,不是那麽容易找回來地!”

“哎。真可惜!”

黃河沿岸,一片人聲鼎沸忙碌不休。巨大的實木與石料被運了來,在一陣陣呦喝聲中堆壘起來。十余萬人揮汗如雨日夜趕工,愣是在短短的七十天內將三座受降城給建成了!

原本一片荒漠的地方,如今赫然矗立一座雄偉高大的城池。懸門拒鹿箭塔崗哨一應俱全。以前的豐州老城也被拆了,平地加高了一丈有余變得高大威猛不容侵犯。朔代長城之間的咽喉地帶,天授受降城轟然降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