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暗流洶湧(第2/3頁)

“天官自行掂量就好。”狄仁傑呵呵地笑。“人在這朝堂之上。身不由己地時候太多了。只要不危害到大多數人。些許變通與圓滑是必不可少地。畢竟保護自己沒有什麽不對。對了天官。老夫還有一件事情要請你幫忙。”

劉冕道:“狄公直言便了。”

“是這樣地。”狄仁傑皺起了眉頭。“你離朝數月。神都那邊發生了一些事情。老夫在西京頗感鞭長莫及愛莫能助。至從皇帝登基之後。李昭德就表現得很心急。他一方面態度強硬地力挺李旦入主東宮。一方面與武三思一黨地人正面沖突表現得非常剛直火烈。本來他地性格就比較剛直。皇帝登基之後任他為文昌左相提為當朝首輔。這些日子以來。他先後幹出了幾件大事。讓朝堂之上隱約風傳出一些李昭德專權地流言。”

“什麽大事?”劉冕與薛訥一起問道。

狄仁傑籲了一口氣凝重地說道:“周興等人被清除後。皇帝並沒有放棄酷吏制度。很快給禦史台補充了新鮮力量。而且提拔來俊臣為太仆少卿。其中候思止就以告密得以晉升而且很快成了來俊臣地得力幫手。前不久。李昭德尋了個借口將候思止杖殺於皇宮城門。此舉雖然深獲百姓擁護與贊嘆。但是也震驚了朝野讓武黨之人對之咬牙切齒。候思止是來俊臣地幫手。那便也是武黨地鷹犬。打狗欺主。武三思等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偏偏李昭德又是剛烈之人。一向對武三思等人不屑一顧。因此。前不久又幹出了另外一件轟動之事。”

“何事?”

“事關東宮。”狄仁傑說道。“武三思或許是想試探一下皇帝的態度。於是暗中安排了王慶之等人糾集一些人在皇宮前請願,請皇帝立武三思為儲。此舉效仿了當初他們請皇帝登基時地舉動。皇帝心中自然不悅,但也不好撕破面皮來責備當初幫助自己登基的王慶之等人,於是采取了一個漠然視之的態度。王慶之那些人見皇帝沒有反對就以為此舉深得皇帝之心,於是越鬧越兇,糾集了數千人在寶城遊行請願。皇帝便將此事交由李昭德處理……李昭德便將王慶之等人抓了起來,以侵擾皇宮意圖謀反的理由將其杖殺了。”

劉冕皺眉道:“其實皇帝恐怕也是想殺了那多事的王慶之。管什麽事不好居然管到皇帝的家務事去了。李昭德此舉也算是深得帝心。只是可惜……他恐怕是辦了好事,又要背黑鍋了。”

“地確。”狄仁傑嘆息一聲道,“所以說伴君如伴虎。皇帝想殺王慶之。自己不願意動手。讓李昭德殺了,又會反過來責備他。因為王慶之可是之前擁護皇帝登基地功臣之一,就這樣杖殺了會讓皇帝背上一個卸磨殺驢的罵名。皇帝當然不能背罵名。因此只好李昭德背黑鍋了。因為杖殺王慶之一事,皇帝當眾責罵了李昭德。偏偏李昭德不能理會其中奧妙,還強項向皇帝進言說自己是在稟公辦事依律裁處……哎!這個李昭德。雖說是個難得的人才而且一腔正氣,可是有時候脾氣的確是差了一點,而且思慮不夠周全。老夫覺得,他現在比較危險。不僅是武三思等人欲除之而後快,恐怕連皇帝也有點忌憚他了。畢竟朝中流傳著許多李昭德專權擅政的流言,皇帝不可能聽不到。再加上這幾件事情他都處理得比較過火……以皇帝的性格,恐怕是容不下他了。”

劉冕的眉頭漸漸擰起:“如果李昭德有什麽不測。將是我們十人盟的一個重大損失。狄公地意思是,是否想讓在下想辦法保住李昭德?”

狄仁傑摸著胡須,表情凝重地搖了搖頭:“如果皇帝真要辦他,誰也保不住。而且誰出面要保他誰就跟著一起倒黴。老夫是想拜托天官,去了西京好好勸一勸這個頑固地家夥。趁事情還沒有演化到最壞地結果,盡早回頭。最好是讓他主動辭去官職回家養老,或許這樣可以免於災厄。無論如何讓他先留得有用之身,今後也好再圖謀福天下。”

“李昭德……會聽我地?”劉冕面露難色,搖搖頭。“他是朝中老宿而且歲數一把了是我的長輩,會聽我幾句言語而甘心辭官歸田嗎?”

“十人盟當中,恐怕也就只有你天官的話,他肯聽幾句了。”狄仁傑嘆息道,“李昭德性格剛直非常固執,連我這個老朋友也不敢當面跟他直說這些話。可是天官在我們十人盟中的地位非常之特殊,李昭德也多次私下表達了對天官的尊敬與佩服。想必,你的言語他會聽上幾句。但是,如果他當真冥頑不靈不聽勸告。天官也不必勉強……”說到這裏。狄仁傑嘎然而止。

“我明白……”劉冕緩緩的點頭,心中暗自嘆息。之前他與狄仁傑已經談論過了。皇帝或許已經有些忌憚十人盟的實力太過壯大了。很有可能對我們下手。如此說來十人盟當中有人犧牲已是在所難免……難道,就是他李昭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