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四方皆動(第2/3頁)

關於劉冕一案,為了謹慎起見,暫時還沒有拿到朝堂之上進行公議。今日,她也是卯足了精氣神大膽的將閣部宰相與一些重臣們召集起來,準備用一個推舉的方式,挑選一批人來組成團隊對劉冕進行公審。這既是為了表現她的公正無私以挽回之前失掉的顏面,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管是誰,也無法獨力承擔審理此案的重責,這幾乎是無須證明了地事實。梁王武三思現在已經是當朝第一紅人了,可他拿劉冕一點輒都沒有。其他地人當中。還有誰能獨立扛下這樣的重擔呢?

閣部地宰相們除了留守西京的狄仁傑,其他地都到齊了。武三思、李昭德、岑長倩、宗秦客、魏元忠等人,外加六七名北門大學士和數名重要的將軍,一共二十余人匯集一堂。

雖然沒有挑明了說,可這已經是一次實際意義上的禦前會議。向來,禦前會議只是皇帝明文召集宰相重臣們參加,專門討論事關社稷江山的重大事宜。沒想到今日卻專程用來討論一個刑事案子。

這些人當中有許多是政見相對的,其間自然免不得有些爭論。二十余人七嘴八舌,每人說一句都夠人受的。召開這種會議時皇帝也不能拿出君威來不讓人說話,只好任人暢所欲言。武則天感覺自己地頭都要被吵炸了。

這真是糟糕。

“眾卿、眾卿!”武則天終於忍不住,拍了兩下龍桌,“稍安勿躁,安靜一會兒。朕的頭都要裂了!”

吵得正歡的眾人這才稍事安靜下來。

武則天輕籲了一口氣。說道:“朕剛才聽了眾卿的議論,發現難以討論出一個結果來。在眾卿推舉地人當中,從閣部宰相到地方刺史都有提點。朕粗摸估計了一下人選至少有五十人。這可如何是好?既然如此難以挑選,就不如讓朕來乾坤獨斷,拍板定案。”

皇帝都這麽說話了,眾人自然也無話可說。於是都靜悄悄的豎起耳朵來聽。

“劉冕一案,牽扯到皇親國戚,又是殺人兇案,不得不慎重對待。”武則天說道。“因此,朕挑選兩名宰相領頭來辦理。這兩名宰相,就是武三思與李昭德。眾卿可有意見?”

“臣等無異議。”這是意料之中的決定。劉冕的敵人、朋友各挑一個,以示公允。

“那便好。”武則天接著道,“既然是兇殺案,就需要大理寺的協助勘察。朕就提點大理寺卿參加進來;另外事關皇親和朝臣。那宗正寺和肅政台(禦史台)也有職責。因此就讓宗正卿和左右肅政大夫一同參與審理此案。另外為了以示公允,可令鸞台(原門下省)諫議大夫從旁監督和史官秉筆旁錄。眾卿以為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無異議!”眾人一起附合。這可是最公允、最符合章程的做法了。誰還能提出異議呢?

“那就議到這裏吧。”武則天擺了擺手,“朕累了,眾卿且退。”

眾人退出了鸞鳳閣走出萬象神宮,馬上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討論起來。

“你說奇怪不奇怪,皇帝居然用這樣一個極度公開公正的方法來審理劉冕一案了?”

“是啊……那她此前為何要將他軟禁私審呢?莫非現在是迫於壓力的無奈之舉?”

“皇帝的用意很深啊。我等且能輕易揣透?”

李昭德和魏元忠走在一起。聽耳邊眾人言語,各自相視一眼。無語快步而走。到了僻靜之處,李昭德快語道:“奇怪。皇帝居然沒有啟用一向最善審案查案地狄仁傑!”

“在下也正尋思此事。著實蹊蹺。”魏元忠也很是不解。眉頭皺起尋思而道,“看來這一次,皇帝的心思的確隱藏得很深。她究竟要將劉冕怎麽樣呢?做這一切,又究竟是為了什麽??”輛新漆的馬車緩緩停下。守門的小卒快步上來習慣的喝道:“何人車駕?”

車夫跳了下來,拿一份貼子遞過去,也沒有多作言語。

小卒翻看一眼,眼睛一挑就欲拱手來拜。車夫擺了一下手道:“太平公主殿下可在府中?”

小卒忙道:“公主殿下午時過後就離了府,至今未歸。貴客如有要事,可到府內等候,在下進去向總管通報。”

“你且稍等。”車夫回到車上向車內之人請示了幾句,回來道,“罷了。我等稍再來。你且將帖子遞上太平公主殿下即可。”

新漆地馬車正欲離開,剛巧身後巷角轉進來一隊人馬。十余名甲兵護衛著一輛紫金色的宮闈馬車開進過來,聽聞車中人言:“去看看,是誰來到訪?”

太平公主回來了。

新漆馬車的車夫急忙跳下車來快步跑到太平公主車駕前,向領頭小校說明了情由。太平公主不假思索道:“跟我來。”

於是太平公主的車駕在前,新漆馬車在後,魚貫進了太平公主府。旁人盡皆退去,太平公主和馬車上的人才各自下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