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問策(第2/3頁)

“天官,你能有這樣的覺悟和胸襟,朕甚感欣慰,也深受感動。”武則天輕嘆一聲,道:“實不相瞞……天官。朕地國庫裏,只剩下不到百萬貫的積財。”

“什麽?不到百萬?”劉冕不禁愕然。一個國庫的國庫,居然只剩下這麽一點點錢物了?

“是的。”武則天的表情變得嚴峻了一些,“朕登基的這幾年來,除了修建房舍宮殿、打賞擁戴朕的有功之臣以及應付幾場戰事之外,江南淮南一帶連年滋生水患。這國庫已經快要被掏空了。朕當真感覺拙襟見肘。縱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呀!”

劉冕點了一點頭。武則天說地這些,他倒是知情。皇帝從來都是最要面子的,當然也沒有必要在臣子面前哭窮。一百萬貫錢,放在平常人家已是富得流油。可是對於一個國家的國庫來說,可就真是太少了一點。舉個例子。現在大周已有許多軍人是朝廷花錢雇傭地。平均每人每月只按一貫錢的工資計算,十萬人地軍隊一個月就要花掉軍餉十萬貫。這還不包糧草馬匹軍械和其他開支。

也就是說,現在朝廷裏國庫攢的錢全部拿出來,恐怕也只夠右衛大軍出去征戰個三五個月了。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不是說說而已。

劉冕心裏盤算了一下,對武則天道:“陛下,如果要應付西線戰事,大約需要多少錢糧?”

武則天苦笑一聲:“這方面你比朕善長,朕找你來就是想聽你算一算帳。假如吐蕃大軍當真入侵打了過來。朕需要調撥多少軍隊過去應戰?又需要在哪些地方設防設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劉冕不禁犯窘了:這些東西也要我算,那戶部兵部的那些人幹嘛呢?

轉念一想,自己馬上就是兵部侍郎了……看來,這種官兒不好當呀!以前只管打仗不管家務事,還沒覺得有什麽。原來還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來人!”武則天出聲一喚。兩名宦官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塊大屏風擡了出來。細下一看,原來是一副繪制得相當精細地河隴西域軍鎮地形休親手繪制的軍鎮地形圖。”武則天指著屏風說道,“他在河隴西域一帶帶兵多年,對這些地方地河流山川一切地形了如指掌,繪成此副。天官你就細下看看,我們需要在哪些地方下防?”

劉冕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果然繪制得相當精細準確。就連岐山上哪裏有小道、哪裏可以屯兵下寨都標示出來了。當初劉冕可是帶兵走過這些地方,現在看到地圖如同身臨其境。在沒有衛星和高級測量工具的時代要繪出這樣地軍事地圖,的確不容劉冕看了一陣,說道:“陛下。如果要設防,難度極大。你請看——我大唐西線幾乎沒有什麽天然屏障。唯獨一個黃河。吐蕃人還與我共有。從涼州到蘭州、鄯州、乃到河洮一線,都可以成為吐蕃人地突破口。當然蘭州是最重要的河隴咽喉。可是如果我們在這裏布下重兵,吐蕃人完全可以從吐谷渾故地斜插而入直取劍川,再轉道北上直搗關中。”

“那該如何是好?”武則天為難的道,“照你話來講。是防不勝防了?”

“地確如此。”劉冕直言不諱的道,“從我大唐建國起。與吐蕃之間就爭戰不斷。這爭奪的焦點與核心,便在大非川吐谷渾故地以及蘭州一帶。可是如今吐谷渾已為吐蕃所有。他們完全占據了主動。因此我們的防守才會顯得相當被動。”

武則天點頭應允沉默良的話說得比較隱晦,沒有直刺她的傷疤。多年前便是她武則天代替尚在帝位的高宗行令。派薛仁貴揮師西進用兵大非川,結果大敗而回。從而使得大唐從此失去了對吐谷渾的控制權,也使得如今的大周在對吐蕃的軍事戰略上處於被動地位。這個因果,可是她當年埋下地,怨不得誰。

“那依你之見,當如何?”武則天皺眉問道,“難道要我大周的軍隊在長安等著,發現吐蕃人從哪裏打出來了,再揮師去擊殺嗎?要是這樣,到時候還不知有多少城池淪陷,也不知有多少百姓軍民糟殃。”

劉冕思索了一下,凜然道:“陛下,微臣有一個大膽地軍事戰略,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武則天斬釘截鐵。

“遵旨!”劉冕正色道,“歷來。我中原在對蠻夷尤其是吐蕃的軍事戰略當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總是敵先動,我應付。不管最後勝敗如何,吃虧的總是我們的城池和百姓。尤其是現在,吐蕃人占據了地理上的優勢居於主動,我們地劣勢就表示得更加明顯。微臣的想法——既然不好防守,那還不如以攻代守,圍魏救趙打破敵人地軍事部署,先下手為強!”

武則天肅然正色問道:“如何一個先下手為強?”打大非川。直搗吐谷渾!”劉冕雙拳重重一抱,“唯有如此,才能讓吐蕃人無暇分身,不得不奮力抗敵。吐谷渾與大非川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是進犯中原的跳板與防守本土地咽喉門戶。失去了這兩個地方,吐蕃人就要被圍死在高原無力外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