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雷霆手段(第2/3頁)

劉冕和論弓仁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四座軍營中走訪了一回。城大敗和幾場守場戰下來,軍中傷員較多。許多的民間郎中帶著百姓們,自發組成了‘醫療隊’在幫著人手有限的軍醫們治病救人。劉冕剛一在軍營裏出現,就引起了不小地一場騷動。尤其是在他親勛的右衛大軍中,將士們普遍感到了一場振奮。祝騰和胡伯樂帶著兵王們圍住了他們,好一陣感慨唏噓。所幸這幾場戰爭下來,兵王地絲毫未損。出征之時一共是三百三十五人,到現在仍是三百三十五人。

劉冕略感欣慰。將祝騰等人一起調到了自己身邊擔任中軍近衛,執掌帥帳左右。從這時起,他的住處也正式轉到了蘭州都督府裏。

蘭州都督府是近年來武則天登基前後,設立地一個新都督府。治下共有蘭、涼、、會、原等州,轄二十余縣,是河隴邊塞與絲綢之路上的最重要樞紐。蘭州大都督,也就是名符其實地封疆大吏撐起半壁江山,可以開府設署了。

都督府離刺史府不遠,規模還算比較大,但遠不及劉冕的私宅那麽華麗闊氣。青磚白瓦石板過道,幾棟鬥拱瓦房,並無太多擺設與裝飾。以後,這裏就是劉冕日常生活和辦公的主要地點。前宅務公後宅生活,分得清清楚楚。祝騰和胡伯樂帶著兵王們入住進來,成了府裏的第一批私兵和屬官。

劉冕按照都督府官員任命地標準,將祝騰和胡伯樂分別提成了都督府正七品上錄事參軍事,又從兵王中挑選人員,分任功、倉、戶、兵、法、士六曹參軍事,全都是正七品下。原本祝騰等人只是在軍中擔任沒有正式品銜、也沒有朝廷俸祿的七品中候,都是臨時虛職。現在全都搖身一變都成了堂堂的七品朝廷命官。這跟劉冕等人相比起來固然不過是芝麻綠豆。但到了地方州縣,那也是很了不起的‘宦官人家’了。這對於窮苦出身、身份低賤只靠武勇混飯吃的兵王們來說,簡直就如同是一夜之間躍入了龍門。對劉冕的欣喜感激之情,自不必說。

都督府裏另有的典獄十六人,問事十人,白直二十四人,市令一人,以及丞、佐、史、倉督、博士等官,全是八、九的小官。劉冕也沒有一個人將好處占盡了,就將這些官職分攤給了蘭州本土地官宦仕人和論左衛論弓仁去,美其名曰讓他們‘舉薦人才’。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蘭州換了大都督人脈班子也就全部更換,也只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因此,不管是官員仕人還是軍中將領,都想盡了辦法擠破了腦袋往都督府鉆,為的就是挨得劉冕這個‘土皇帝’近一點,沾上一點‘皇家之氣’。

到後來,這些小官職全部落實了下來,都督府裏‘人才濟濟’座無虛席。唯獨最重要的兩個佐官沒有著落——別駕與長史。

正四品下的別駕與正五品上地長史,是都督府裏最重要的兩名佐官,將輔佐劉冕治理民生、統籌軍事。思來想去反復斟酌,劉冕決定提拔兩個特殊人物進來。

一個,就是早年就在右衛中當差的青年才俊——姚崇!雖然他現在仍是個小小地右衛錄事參軍事,默默無名。可是劉冕一直都在耐心的觀察他。果然正如歷史上所記載的一樣,姚崇極具才氣辦事嚴謹認真,尤其高效果斷。除了在內政方面很精明能幹而且少年老成,這幾年下來在軍隊裏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由他來擔任劉冕地左膀右臂,那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

於是,劉冕出人意料的破格提拔右衛七品錄事參軍事姚崇,為正四品下蘭州都督府別駕。讓他成了蘭州都督府治下僅次於劉冕的一名高官大員,總督民政軍務,相當於是劉冕身邊的‘秘書長’。

至於長史的人選,劉冕給了老帥黑齒常之一個面子。黑齒常之本是這次出征的副帥,但並沒有實際地軍隊官職。現在西征的軍事計劃已經做出了改變,這支軍隊恐怕要長期屯於蘭州以備後圖。這樣一來黑齒常之反而成了一個閑人似地,左右無事。為了避免朝堂上一些用心不軌之人將黑齒常之調回問罪打壓,劉冕一頂‘五品長史’的帽子就扣到了黑齒常之地頭上。這無疑就是向朝廷上的所有人宣布——黑齒常之,以後就是我罩地了,誰也別想再動他!

與此同時,黑齒常之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和經驗,也是劉冕看中他的一個重要地方。而且黑齒常之與劉冕的私交非比尋常,也斷不會因為屈居劉冕等人之下而有什麽不滿。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這一老一少兩大名帥加上平步青雲的新貴姚崇,組成了蘭州都督府新領導班子的核心。

就這樣,蘭州都督府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破而後立、迅速重組完畢。劉冕的辦事效率之高、出手之迅速狠辣,讓所有人嘖嘖稱奇。蘭州原有的官宦仕人沒有一個人敢有什麽不服,敢提什麽意見。理由很簡單——這是一頭實力彪悍的強龍,壓過了萎靡不振的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