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軍閥悍將,抗日先鋒(第6/8頁)

劉湘從昏迷中醒來時,感到周圍死一樣的安靜,深為疑惑,不知身在何處。旁邊的護士小姐告訴他,這裏是漢口萬國醫院,他已經昏迷兩天兩夜了。在醫院裏療養了一段時間,病情似乎有所好轉,到12月上旬,已經可以由人攙扶著到花園中去散步、曬太陽了。他支撐起病體,向守護在身邊的參謀長傅常、參贊黃罔等詢問前線敵情,閱讀各地傳送來的電報、信件。此間,社會各界賢達董必武、張瀾、沈鈞儒等親赴醫院看望,劉湘熱情洋溢地和他們暢談抗日大計。

身體稍微恢復後,劉湘提筆給夫人寫了一封信:一病月余,痛苦難喻,除告侍從副官數次書函寄達外,頃頭昏已減,試親筆作函奉寄如下:一、余病景象,完全與上年同,所異者口中未吐血耳。現在仍然貧血,不能操勞,奈何!幸德國醫生著手即日認明為胃失血,故能逐漸起色,或者危險時期已過矣;二、軍國情勢迫切之際,余思慮失檢,致舊疾突發,種種計劃未能躬親達到,不勝忿念。現在前方一切較重事務,雖仍常來電決定,但軍事要點已失當機立斷功能,斯亦無可如何耳;三、世哲、世英兩兒明年讀書,仍以考入較良中學為善。家中只延請徐老師、唐先生再為之照料中文、英語,不必再聘多人可也。至三兒書名,茲為擬就劉康懷,號濟殷,幺妹亦擬書名為劉蔚文(女兒家,不必有號),即盼照此改定為要。余久病思家念切,尤以三兒、幺妹久不見,殊愀然。但世亂不定,故叠次函阻來也。欲言至多,心神不及,只此後告,並詢問闔家平安。1月7日於漢口萬國醫院。甫澄手啟。

1938年1月1日,劉湘發表元旦獻詞,文章題為《長期抗戰中的四川》,重申四川支持抗戰的決心。新年剛過,劉湘病情急劇惡化,至17日,德國醫生說要輸血,可是此時血管已經收縮,血輸不進去了。1月20日晚8時,劉湘與世長辭,終年48歲。

臨死之前,劉湘留有遺囑如下:余此次奉命出師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不意宿病復發,未竟所願。今後惟希我全國軍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領袖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繼續抗戰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此志,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達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此囑。

劉湘這一遺囑,在抗戰前線軍隊中(尤其是川軍中)影響極大。很長一段時間裏,每天升旗時川軍官兵必同聲誦讀:抗戰到底,始終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擲地有聲,豪氣幹雲。

家有悍婦

劉湘的夫人姓周,名叫周玉書,家庭出身貧寒,是大邑鄉下一位農民兼裁縫的女兒。據說,周玉書剛嫁到劉家時並不叫這個名字,人們稱呼她為“周氏”,後來劉湘發跡了,覺得自己的太太沒有個名字不好,才請幕僚甘典夔給她取了個“玉書”的芳名。稍後,又根據民國《民法》規定的“妻冠以夫姓”,將其名字改成了“劉周玉書”。不過,這個洋派的名字並沒有多少人叫過,因劉湘字甫澄,他成了“四川王”後,被人稱做“甫公”;妻以夫貴,劉周玉書也被人喊做了“甫婆”,久而久之,她的真實姓名反倒沒有人叫了。

劉甫婆比劉湘大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劉湘娶了這個女人,確實為家庭瑣事少操了不少心。劉甫婆生性勤勞肯做,又十分節儉,在劉湘早年出外求學以及當兵打仗的那些日子裏,她一個人支撐門戶,孝敬公婆,撫養兒女,堪稱賢妻良母。劉湘發跡後,將她接到了重慶,她仍然是原先的那個做派,穿件老藍布衫,腦後蓄著個“大粑粑”的發髻,自己漿衣洗裳,燒茶煮飯,不像其他軍閥太太打扮得妖裏妖氣,動輒呼奴喚婢的。再加上她為人作風潑辣,敢作敢為,因此,劉甫婆成了個讓人敬畏的人物。

劉甫婆賢惠聰穎,善理家政,她對於劉湘的生活,照料得無微不至,但對劉湘的管束也相當嚴厲。她可以允許劉湘吸煙、喝酒、打牌,但絕對不容許劉湘接近女人。對於來到劉家的年輕漂亮的女性,一概采取不歡迎的態度,即使是其他軍官的太太,也不例外。

一次,劉湘手下新上任的參謀長郭昌明帶著花枝招展的太太,專程前來劉公館拜訪劉夫人,剛一進門,就被劉甫婆來了個下馬威。當時劉甫婆正在院子裏洗衣服,郭昌明上前問道:“大嫂,請問軍長夫人在家嗎?”劉甫婆停下手中的活計,拉扯一下揉皺的衣服,冷著臉說:“你看我像軍長夫人嗎?”又指著郭昌明身後的那個女人,扯起嗓子大聲嚷嚷:“從哪裏哄騙來的一個小婆娘,像個妖精。”幾句話說得郭昌明哭笑不得。據說,郭昌明新娶的妻子回家後和丈夫大吵了一通,要他交代共哄騙了多少女人,並發誓再也不登劉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