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決戰一部曲

劉健嘆了口氣,原以為柳乘風沒有招架之力,誰知道這家夥居然來了個欲擒故縱,如此一來,這件事的結果就變得有些沒有太大把握了。

想當年劉健等人入閣的時候,壓制北鎮撫司,震懾東廠,何等的輕易,只是想不到這一次卻沒這麽輕易,相比當年的牟斌,眼前這個更為年輕的柳乘風竟是這般的難纏,不禁叫人唏噓。

劉健收斂了那股子躊躇滿志的姿態,隨即正色道:“若是陛下給你我面聖的機會,或許可以加幾分把握。”他說到這裏頓了頓:“不過凡事不必強求,此事若能成,自然再好不過,若是不成,卻也只能如此了。”

李東陽頜首點頭,二人屏息坐著,外頭傳出太監特有的碎步聲,劉健和李東陽對望一眼,竟是都有幾分緊張,當了這麽多年的閣臣,這種緊張是從來未有過的。

一個太監進來,先是向劉健和李東陽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隨即道:“陛下有旨意。”

劉健和李東陽俱都站起,一齊道:“臣接旨意。”

這太監道:“二位大人,這是口諭,不必行大禮。”說罷清清嗓子,道:“陛下有口諭:朕龍體有恙,於內宮歇養多日,聞知外庭之事,心中甚是不安,朕托付內閣大事,為何會有這等事出來?眼下朝官抨擊四起,朕無可奈何,後日辰時開廷議吧。”

這口諭用的是口語,不過裏頭的話卻很值得咀嚼,尤其是那一句,朕托付內閣大事,為何會有這等事出來,這分明是責怪內閣辦事不力,以至於一件小事鬧得滿城風雨,想必皇帝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心中定是不爽到了極點,不過話說回來,誰看了那些亂七八糟的奏書,只怕也不會高興。

後日廷議……

果然是被李東陽猜中了,皇帝對這件事左右為難,再加上盛怒之下,只能親自出面解決這件事,事情一直在往不太好的方向發展。原本李東陽的謀劃是,讓那楊戩不動聲色的把奏書遞上去,那奏書裏的言辭並不激烈,而且也沒有抨擊柳乘風,更是四平八穩,絕對不會惹來龍顏大怒,皇上看了之後,順水推舟之下多半也就擬準了,只要宮裏擬準,那麽柳乘風就等於是斷了一條臂膀,而內閣得了聚寶商行,如虎添翼,自此之後,柳乘風就算想和內閣抗衡,也少不得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誰知最後的結果卻是越鬧越大,事情鬧得越大,對內閣越是不利,理由其實很簡單,朝廷未必是鐵板一塊,雖說大多數人都是緊密的團結在內閣周圍,可是內閣不可能做到號令如一,讓所有人按著他們的計劃行事。可是柳乘風那些人不一樣,尤其是牽涉到聚寶商行的那些人,這些人的利益受到了觸動,早已擰成了一條繩子,可謂是同仇敵愾,到時候會鬧出什麽事來也只有天知道。

劉健嘆了口氣,看了李東陽一眼,隨即打發走傳旨的太監,慢悠悠的道:“事到如今,只有等到後日來見分曉了。”

李東陽點點頭,默不作聲。

……

北鎮撫司指揮使值房。

柳乘風背著手圍著案牘來回踱步走動,積壓在案牘上的,是一份份京師的報紙,李東棟坐在椅上,一面道:“大人高明,如此一來,內閣那邊的方寸只怕要亂了,把這渾水攪一攪,看他們如何應對。”

李東棟顯得神采飛揚,這件事不得不說,做的很漂亮,而且成效極好,一下子將被動的時局板了回來,柳乘風這一手,很有幾分借力打力的意味,內閣動手之前,往往會用言官來造勢,可以說,那些個清流言官就是他們的開路先鋒,可是柳乘風利用的就是那麽一批言官,只不過內閣用的言官都是老油條,柳乘風借用的言官都是一群涉世未深的蠢貨而已。

這種蠢貨利用起來可謂得心應手,別看這些人滿口正義,自以為自己身懷著什麽理想,其實卻是最容易被人當槍使的,把這些人攙和進來,時局就可以立即改觀了。

這件事其實談不上誰對誰錯,朝堂上的事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其實說穿了,這不過是老舊的利益集團對新興的利益集團進行的一次遏制,這只是開始,隨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這樣的情況只會越演越烈。而這些言官,不過是給人搖旗呐喊的棋子而已,說他們有什麽風骨,或是什麽敢言,那都是高看了他們。

柳乘風卻是皺著眉,顯得並不是很高興的樣子,駐足道:“八字還沒一撇呢,這件事哪裏有這麽容易,現在只能算是旗鼓相當,皇上未必不會將商行收到朝廷之下,這商行絕不能交給朝廷,否則你我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這錦衣衛就成了任內閣宰割的魚肉,眼下只能等宮裏的消息,且要看看,這宮裏到底會怎麽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