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試探(下)(第2/2頁)

在薛道銘的內心深處,尉遲沖也是他奪回權力的希望之一,畢竟尉遲沖手握北疆兵權,是唯一可能和李沉舟抗衡的人物。

然而尉遲沖此次入宮的一番表態卻讓薛道銘失望之極,尉遲沖非但沒有明確要幫助他的意思,反而主動提出要交出兵權,借口是要給蔣太後守陵。

薛道銘聽到之後頓時雷霆震怒,他霍然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怒視尉遲沖道:“你再說一遍?黒胡人的大軍聚集於擁藍關,只要天氣轉暖,他們必然會卷土重來,這種危急時刻,你不思報國,卻要向朕提出辭呈,這和臨陣脫逃有什麽分別?”

聽到臨陣脫逃這四個字,尉遲沖唇角的肌肉猛然抽動了一下,他這一生身經百戰,血染沙場,還從未有一個人用這個詞形容過他!對戎馬一生的老帥而言,這四個字簡直是奇恥大辱。

尉遲沖絕不是臨陣脫逃之人,也不是要推卸責任,他要利用這件事來試探各方的態度,從中尋找到那個刺殺自己的真兇。

薛道銘恨恨點了點頭道:“你為太皇太後守陵情有可原,畢竟你是她的義子,可是自古忠孝難以兩全,若是為了給太皇太後守陵而放棄駐守北疆,置整個大雍的安危於不顧,你就是不負責任!”

尉遲沖躬身沉聲道:“非是微臣不敢承擔這個責任,而是微臣年事已高,已經力不從心了。”

薛道銘道:“當初是誰在朕的父皇面前說過要為大雍戎馬一生,當初又是誰在父皇面前說過就算死也要戰死沙場?這些話難道你都忘了?”

“臣不敢忘!”

薛道銘道:“朕知道你在害怕什麽?大雍是薛家的,你保得是薛家的江山社稷,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你豈可退避三舍?你這樣做對得起父皇對你的知遇之恩嗎?對得起太皇太後對你的寵幸嗎?”他越說越是激動。

尉遲沖卻有些擔心,經歷了這場宮變之後,現在的薛道銘理當選擇韜光隱晦才對,可是他仍然表現得鋒芒太露,隔墻有耳,他今日所說的這些話難保不會傳到李沉舟的耳朵裏。

尉遲沖道:“皇上既然不準微臣辭官,微臣就唯有遵命,拼著這條老命也要為大雍守住北疆。”

薛道銘聽他這樣說內心的激動情緒才稍稍平復了一些,他緩步來到尉遲沖的面前,嘆了口氣道:“尉遲將軍,你乃是太皇太後的義子,按理說朕都要稱你一聲伯父。”

尉遲沖慌忙道:“皇上折殺微臣了。”

薛道銘道:“這段時間,雍都發生的事情你應當有所耳聞吧?”

尉遲沖道:“微臣今日剛到,並未來得及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麽?”他畢竟閱歷豐富,不會輕易表明自己的態度。薛道銘雖然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可他卻沒有君臨天下的實力,他表現得越是急切,就證明他越是沒有底氣,薛道銘想要找到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從而擁有和李沉舟對抗的實力?他顯然選中了自己。

薛道銘因尉遲沖的回答而感到不悅,這次的宮變可謂是天下皆知,尉遲沖竟然說不甚清楚。他原本對尉遲沖寄予厚望,期待尉遲沖回來之後和自己堅定站在一起力挽狂瀾,扭轉如今的被動局面,可是尉遲沖的態度隱晦不明,難道他不肯站在自己的一方?想到這裏薛道銘心中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如果尉遲沖選擇站在李沉舟的一邊,那麽自己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他想起了此前收到的消息,尉遲沖在返回雍都之後的第一件事就去見了長公主。雖然理由非常充分,可他們究竟談了什麽自己並不清楚,看到尉遲沖的態度如此謹慎,薛道銘淡然道:“難道皇姑沒有告訴你嗎?”

尉遲沖內心一怔,他去見長公主薛靈君非常的隱秘,此事自己並未張揚,而且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居然這麽快就傳到了薛道銘的耳朵裏,最大的可能就是薛靈君那邊故意透露了消息,利用這種方法讓薛道銘產生誤會。尉遲沖感到一陣無奈,雖然剛剛才回到雍都,卻已經感受到一層濃重的陰雲,權力!無非是因為權力,一切的紛爭都源於此。為了爭奪對大雍的控制權,這些人甚至忘記了北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