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沒有現在的人就沒有資格談未來(第2/2頁)

看到這兒,看看1931年出版的《中國的重要商品》中排名前幾位的黃麻、豬鬃、礦石;再看看2009年中國排名第一、占世界制造業出口15.9%中的工業出口數據,我突然覺得,我認識的這些年輕人完全有資格回答馬利文的問題。

為此,我準備了兩年時間,將與這些年輕人交流的內容整理出版。兩年來我與這些曾經是歷史專業、經濟專業、建築專業、國際政治專業的學生、現在從事著工業設備銷售、建築工程、咨詢工作的年輕人反復交流,我們撰寫的文字不下百萬字。最後與出版方商量,壓縮到了20余萬字。他們會從他們的視角回答:實現了工業化的中國是走向英、美一樣的金融帝國之路?德國、日本的軍國主義之路?還是蘇聯曾經走過的社會帝國主義之路?中國到底應該向哪裏走?能否超越歷史的規律?

我最後想說的是,自辛亥革命至今100年來,中國人在追求探索工業化、現代化的道路上始終沒有停步。期間無論遭受過什麽樣的挫折和迷失,中國人始終沒有動搖,無數平凡的中國人對工業化和現代化追求的信念和動力牢不可破。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用了110年達到世界GDP第二,而中國在背負著比日本更為沉重的歷史和人口包袱的情況下,達到這個目標只用了60年。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以工業化為主的物質文化變遷,往往是整體文化變遷的先兆,而社會整體文化的核心恰恰就是社會的價值觀。中國工業化走到了今天,顯而易見,中國需要一個什麽樣的價值觀是擺在每個中國人面前的一個問題。是用新的價值觀完全替代舊的價值觀,還是用接納新一代工業人口的價值認知和體驗修正舊有的價值觀?盡管從網上的對罵來看,似乎更像是前者,但從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文化變遷的歷史規律上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個社會是否接受年輕人對以工業化為主的物質文化變遷的價值認知和體驗,不僅取決於政治制度,更取決於社會利益結構變化和民族心理的彈性。

正是基於這個理由,我認為這些80後年輕人寫的內容,非常值得享受著工業成果卻懷著農業時代情懷的人一讀。中國正在轟轟烈烈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社會應該首先關注這些參與重新塑造中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年輕人。

把握現在吧,因為,沒有現在的人將會喪失談論未來的資格。